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控要点
来源:
shucai1.com
2025-08-27
浏览:
107
字号:T|T
摘要:梨黑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次年4月,新梢基部先发病,成为病源中心。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和幼果开始出现病斑,病菌借助雨水传播,降雨是该病侵染危害的关键条件。5月中旬至6月,华北地区干燥少雨,发病较轻。而6月底至8月中下旬的雨季则是发病高峰期,秋季多雨年份,发病持续时间会更长。下面学习下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控要点。一、症状表现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在我国梨产……
梨黑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次年4月,新梢基部先发病,成为病源中心。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和幼果开始出现病斑,病菌借助雨水传播,降雨是该病侵染危害的关键条件。5月中旬至6月,华北地区干燥少雨,发病较轻。而6月底至8月中下旬的雨季则是发病高峰期,秋季多雨年份,发病持续时间会更长。下面学习下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控要点。
一、症状表现
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在我国梨产区极为常见,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侵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芽鳞等部位,其典型特征是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
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淡黄色圆形小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表面长出黑霉。受害幼果多龟裂成干疤,易早期落果。
果梗发病:多在幼果期出现,表现为黑色椭圆形凹斑,上长黑霉。
叶片发病:先在叶背面出现淡黄色斑,后扩大并出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整个叶片背面布满黑色霉层,叶脉处尤为明显。
叶柄染病:起初出现针头大小的黑斑,逐渐扩大。当病斑绕叶柄一周时,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常导致早期落叶。
新梢染病:一种是由越冬芽染病引发的病芽梢,春季基部先变黄褐色,继而变黑坏死,长满黑霉,最终新梢枯死;另一种由夏季感染引起,新梢上出现黑色或黑褐色隆起病斑,表面布满黑霉,后期病斑呈疮痂状并龟裂,龟裂处会翘起脱落,仅留疤痕。
越冬芽受害:芽片松散,有黑霉。次年萌发形成病芽梢,受害严重时,鳞片开裂,全芽枯死。
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秋冬季清园:彻底清除落叶、落果,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二)化学防治
1.发芽前喷药:全园喷布3-5度石硫合剂,铲除树上的越冬病源。
2.生长期喷药:5月份以后,根据梨树病情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可选用的药剂包括1:2: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综上,不同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梨黑星病对梨树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显著。通过实施秋冬季清园、加强栽培管理和及时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关于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控要点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