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花腐病的症状和防控
来源:
shucai1.com
2025-08-26
浏览:
129
字号:T|T
摘要:除了溃疡病,花腐病也是不少猕猴桃种植户头疼的病害之一。通常情况下,溃疡病严重、花期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中招”。其实,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果园湿度密切相关,湿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春季降雨量偏多、持续阴湿天气会直接导致果园湿度增大。而地势低洼、抹芽、摘心、疏蕾等工作不到位则会间接增加果园湿度。这些农事操作不到位会使果园通风透光性变差,营养生长过旺也会降低果园的通风透光性,进而增加果园湿度,为病原菌的生长……
除了溃疡病,花腐病也是不少猕猴桃种植户头疼的病害之一。通常情况下,溃疡病严重、花期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中招”。其实,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果园湿度密切相关,湿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春季降雨量偏多、持续阴湿天气会直接导致果园湿度增大。而地势低洼、抹芽、摘心、疏蕾等工作不到位则会间接增加果园湿度。这些农事操作不到位会使果园通风透光性变差,营养生长过旺也会降低果园的通风透光性,进而增加果园湿度,为病原菌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下面学习下猕猴桃花腐病的症状和防控。
一、发病症状
猕猴桃花腐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的花和幼果,发病时间集中在现蕾期至整个花期。
花蕾变褐萎缩:发病初期,花蕾上会出现黄褐色微凹斑点,花瓣逐渐变为橙黄色(大多数猕猴桃品种的健康花瓣为白色),后期花瓣呈褐色并开始腐烂,雄蕊变为黑褐色,内部器官呈深褐色。感染花腐病的花蕾无法正常开放和授粉受精,最终脱落。
幼果变褐萎缩:发病较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座果后病菌会从花瓣扩展至幼果,或感染花腐病的花瓣飘落到幼果上,引起幼果变褐萎缩。病果多为小果、畸形果,极易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二、防治方法
对于花腐病,预防是关键,一旦感病,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从现蕾至整个开花期都要做好预防工作,尤其在开花初期和持续阴雨天气要重点防治。
(一)农业防治
1.土壤控水:春季清理沟渠,确保果园排水通畅。开花前将土壤湿度控制在80%,进入开花期后可适当控水,降低湿度至70%,以减少幼果染病风险,同时有利于延长开花时间,提高座果率。
2.通风透光:及时进行抹芽、疏蕾、摘心等农事操作,合理负载,保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加强肥水管理,使树体健壮,从而增强猕猴桃抵御病害的能力。
3.摘除病花:一旦发现花腐病症状,及时摘除病花、病果,并捡拾地上的病花、落果,带出果园处理,减少病原数量。
(二)化学防治
现蕾期至开花前,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植物源药剂:大蒜素、香芹酚等,天然成分更安全。
生物药剂:春雷·噻唑锌与荧光假单胞杆菌、春雷霉素等抗生素。
铜制剂:噻森铜、噻菌铜、氢氧化铜等,但需注意,之前打过石硫合剂的,再用铜制剂需间隔15天以上。
猕猴桃花腐病对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但通过采取土壤控水、通风透光、摘除病花和合理用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种植户应密切关注果园的湿度和猕猴桃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欢迎随时咨询。
关于猕猴桃花腐病的症状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