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来源:
shucai1.com
2025-08-19
浏览:
104
字号:T|T
摘要:葡萄炭疽病是葡萄栽培中极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若防治不当,不仅会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甚至可能使全园颗粒无收。该病害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因此在雨季,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经过实践摸索,发现掌握套袋和用药技巧对防治葡萄炭疽病效果显著。下面简单学习了解下葡萄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正确辨别葡萄炭疽病发病部位葡萄炭疽病不仅危害果实,还会感染嫩梢、叶片与花朵,准确识别病症是有效防治的关键。1.花穗与嫩梢染病染……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栽培中极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若防治不当,不仅会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甚至可能使全园颗粒无收。该病害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因此在雨季,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经过实践摸索,发现掌握套袋和用药技巧对防治葡萄炭疽病效果显著。下面简单学习了解下葡萄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正确辨别葡萄炭疽病发病部位
葡萄炭疽病不仅危害果实,还会感染嫩梢、叶片与花朵,准确识别病症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1.花穗与嫩梢染病
染病部位出现坏死,严重时导致落花,常被误认为其他病害,错失最佳防治时机。
2.叶片染病
初期叶片出现坏死斑,后期褐化并伴有黄晕、点状黄化斑点,严重时叶片黄化甚至落叶。叶片染病常被忽视,但它是重要的感染源头。
3.果实染病
果实从开花初期至收获期皆可受害。幼果期受害形成黑色细点,多数愈合时呈黑色坏死斑,引起落果。转色期病症明显,果实表面呈不规则黑色网纹,最后形成黑斑,产生橘红色分生孢子堆。潮湿时果粒软腐裂果,汁液流出,易落果,招惹昆虫传播病害;干燥时呈干腐状,挂在果梗上如木乃伊。
二、摸清葡萄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1.品种抗性
目前栽培的葡萄品种均无完全抗性,所有品种均有感染炭疽病的可能。
2.发病高峰
每次降雨后会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借雨水飞溅和风雨传播,从花期至成熟期均可感染果实。幼果期潜伏期长,成熟期发病快。
3.传播方式
病菌粉红色孢子黏性强,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昆虫、机械及人为操作也是传播途径。
4.寄主范围
葡萄炭疽病寄主范围广,果树均易感染,记录的寄主多达数百种。
5.潜伏感染
幼果期孢子侵入果实,形成菌丝块,但暂不穿入表皮,病症隐蔽。果实转色成熟时,病原菌恢复生长,病症显现,潜伏期长且隐蔽。
三、葡萄炭疽病的常规综合防治方法
1.预防为主
清园消毒:修剪枝条、清理落叶和落果,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源。春芽萌动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施,包括植株、地面及支架。
避雨栽培:减少雨水飞溅传播病害。
提早套袋:套袋前用系统性药剂喷施果串,如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2%戴唑霉1500倍液+15%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药干后立即套袋,越早效果越好。
2.感染后的防治
剪除病果:病果粒少时及时剪除,避免传播;发病严重时整串剪除。病果需掩埋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药剂防治:保护性杀菌剂有科博可湿性粉剂、喷克悬浮剂、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有嘧菌酯、唑醚·氟酰胺、克菌·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等。交替混合使用,避免抗药性。
四、葡萄炭疽病的改进防治方法
1.掌握套袋及用药技巧的原理
病菌脆弱期防治:潜伏感染期病菌存在于角质层与表皮之间,是用药最佳时机。
避免喷药死角:喷药时需均匀喷布果串,避免药剂无法覆盖果实。
提早套袋:果农常因套袋过迟,果实已感染或出现病症,导致套袋效果不佳。
2.掌握套袋及用药技巧的做法
均匀喷施:套袋前药剂均匀喷布整个果串,确保每个果粒受药。
套牢果柄:尽早套袋,套在果柄上并缠绕绑牢,防止雨水流入袋内。
3.注意事项
开花后30天内完成套袋,越早越好。花穗基部除去3-4支穗,便于套袋。套袋前药剂均匀喷施果串,确保每个果粒受药。选择高稀释倍数药剂,避免药斑和药害。套袋袋口固定在果梗上并绑牢。遇大雨暂停套袋,隔天再喷药,防止雨水洗去药剂并携带病菌。套袋后阻隔病菌,无需再喷炭疽病药剂。
葡萄炭疽病对葡萄种植危害极大,但通过正确的病症识别、掌握发病规律以及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套袋和用药技巧,可以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保障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关于葡萄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第一蔬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