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严格落实调运监管措施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传入
来源:
shucai1.com
2024-03-18
浏览:
195
字号:T|T
摘要:酒泉市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畜禽调运监管工作,紧盯“优先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推动优化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主要任务,坚持防疫优先、联防联控、供需平衡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构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检疫监管、生物安全管控和指定通道建设等关键措施,有效降低了疫病防控传播风险。强化调入监管措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安全。压实动物防疫属……
酒泉市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畜禽调运监管工作,紧盯“优先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推动优化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主要任务,坚持防疫优先、联防联控、供需平衡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构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检疫监管、生物安全管控和指定通道建设等关键措施,有效降低了疫病防控传播风险。
强化调入监管措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安全。压实动物防疫属地责任,加强贩运人员、运输车辆备案管理,落实调入动物落地监管等分区防控政策,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安全;对承运车辆严格实行启运前备案登记、凭检疫证明承运、落地确认、运前运后清洗消毒的管理模式,坚决消除运输环节传播疫情风险;对贩运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宣传动员、资料备案、黑名单注销等管理措施,全面落实贩运主体备案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凡调入必审批、凡落地必报告”跨省调运动物检疫监管规定,实行调运前备案、落地时报告、隔离观察后确认健康混群等全过程监管措施,确保调入动物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备案畜禽贩运主体31个,运输车辆106辆。全市监管跨省调入动物共263批次86.9962万头只,其中:牛17批次0.0774万头,羊8批次0.0804万只,生猪72批次1.1812万头,家禽136批次85.6530万羽,其他30批次0.0042万头只,全市未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提高生物安全水平。按照“申请报备、资质合格、备案车辆、规范运行”的原则,严格执行分区防控“点对点”调运政策;督促生猪养殖场进一步完善车辆和人员消毒通道、出猪台(间)等设施条件,强化各项防疫隔离措施,做到封闭式饲养;引导支持规模养殖企业、畜禽调运主体、畜禽交易和屠宰加工企业,增强自主防疫意识,健全内部防疫规章制度,建设防疫基础设施,实施动物防疫条件达标升级;监督屠宰企业严格落实屠宰场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升企业生物安全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能力,严密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传入和发生。经排查,全市正常运营的5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部配备官方兽医和协检员,按要求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今年以来共自检待宰生猪5.17万头,全部为阴性。
强化指定通道建设,保障动物卫生安全。柳园等动物检疫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守,严格履行“查证验物”职能,坚决守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甘肃“西大门”;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沟通协调,密切联合高速公路超限站、柳园公安检查站、高速公路柳园收费站等部门,切实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效能,充分发挥“出疆入甘”畜禽及其产品调运监管“桥头堡”作用;及时补充工作人员,充实指定通道“严防死守”队伍,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为防止动物疫病和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入构筑起了一道有效屏障。截止目前公路检查站检查车辆1501车,检查畜禽12.079万头只,检查畜禽产品1.082万吨;检查站每日及时报送检查数据,统计数据科学对比,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调溯源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根据数据对比分析,近三年以来,新疆生猪外运数量明显减少,生猪拉运车辆由占比往年检查车辆的50.6%下降到8.5%,猪肉产品车辆占比由往年14.1%上升到28.3%,运猪向运肉转变明显。
强化畜禽调运监管措施,是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下一步,酒泉市将继续按照“防疫优先、科学防控、保障供给”的原则,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严格防控机制,重点围绕生猪调运监管和屠宰监管“两个抓手”,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生猪调运和产销衔接“三个统筹”。通过畜禽调运有效监管,推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打通政策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为保障生猪等重要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
酒泉市严格落实调运监管措施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传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