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通过成果评价
来源:
shucai1.com
2024-01-23
浏览:
183
字号:T|T
摘要:1月8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独立完成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刚研究员、武汉大学常剑波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张永安教授、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
1月8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独立完成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成果评价。
评价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刚研究员、武汉大学常剑波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张永安教授、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汪亮研究员组成。其中刘少军任组长,张显良任副组长。
“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成果探明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的应激反应机理,创新了鱼类应激缓解技术,构建了野生个体低损活体运输和人工驯化养殖方法,为两种鱼类的亲本培育奠定了基础;攻克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鱼性腺发育差等关键难题,率先实现了两种鱼类全人工繁殖到第二代的突破,创新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全控制循环水人工繁育技术;解决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难题,2020年以来连续4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向家坝水电站坝下江段和赤水河等关键水域共放流全长5cm以上圆口铜鱼15.6万尾。该成果创建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实现了长江上游两种鱼类苗种规模化培育和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为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途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评价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技术材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科技成果在同类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成果评价。
长江所书记陈大庆,副所长李创举、张辉,成果完成骨干成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关于
“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驯养及全人工繁育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通过成果评价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