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第一蔬菜网, 各类瓜果蔬菜专业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第一蔬菜网☺ [免费注册] [登录]
为您提供各地蔬菜价格、蔬菜行情、蔬菜交易等实时信息
雨后池塘

村口就业,既挣钱又顾家

来源:shucai1.com   2019-05-20   浏览:435   字号:T|T
摘要:扶贫的关键是让贫困群众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因此就业扶贫十分重要。然而,农村就业岗位缺乏,不少人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探索就业扶贫的创新模式,利用农村闲置的房舍,将工业园区一些企业的车间延伸到乡下建立“扶贫车间”,实现部分农民村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嘉陵区随后又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农业,通过回引返乡创业者建立“扶贫合作社”,广泛吸收贫困群众入社就业,…
  扶贫的关键是让贫困群众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因此就业扶贫十分重要。然而,农村就业岗位缺乏,不少人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探索就业扶贫的创新模式,利用农村闲置的房舍,将工业园区一些企业的车间延伸到乡下建立“扶贫车间”,实现部分农民村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

  嘉陵区随后又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农业,通过回引返乡创业者建立“扶贫合作社”,广泛吸收贫困群众入社就业,同样起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的效果。而今,全区共建立起“扶贫车间”和“扶贫合作社”200余家,解决农村就业人口1.7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000余人。

  为鼓励“扶贫车间”“扶贫合作社”长期持续发展,嘉陵区实行了奖补政策:新建一个“扶贫车间”,一次性奖励5万元;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奖1000元;新进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奖补5万元。同时严格把关,严防企业骗取奖补资金的行为。

  下班就回家,孩子天天见到妈

  3月6日下午5点,在嘉陵区双桂镇一处“扶贫车间”,9名女工正忙着赶制一批裤子,这是将要销往中东某国的服装。在空着的几台缝纫机桌面旁,几个小学生正专心做作业。

  里屋传来孩子的哭声,龚丽蓉放下手中的活儿,进屋把快满两岁的小儿子从床上抱起来。龚丽蓉是邻近新复乡人,早年在深圳、上海等地服装厂干过,但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就一直呆在家里。“想出去但走不了,两孩子没人带,老公又有病,经济比较困难……”

  从去年5月起,龚丽蓉又有了工作,那就是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在这里设的“扶贫车间”。“大孩子7岁了,在双桂上小学,下午6点下班后,我就带两个孩子回家,然后做饭。”龚丽蓉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把一家老小都照顾了。”

  钞士侠是本镇贫困户,老公在建筑工地做砖工,以前她独自带3个孩子,还要伺候有病的公婆,日子举步维艰。进了“扶贫车间”后,她更累了。“我每天下班后先把读幼儿园的儿子带回家,然后做饭,晚上8点40分,还要到镇上接两个上初中的女儿,回到家就是9点多了。”钞士侠说很感谢政府设的这个“扶贫车间”,累虽累,但一年能挣两万多元。

  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情况大致差不多,家里有老有小,自己带着孩子上下班,然后回家照顾老人的情形基本相同。“如果有两个孩子,而且都小,有的女工不得不背一个抱一个,一边还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这些女工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车间管理人员说。

  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琼是双桂本地人,她早年也是外出务工并积累了一定资本。2013年,任慧琼返乡创业,在嘉陵区工业园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随即积极响应区上设立“扶贫车间”,在双桂、安平、一立、双庙等乡镇创办了几家“扶贫车间”。

  常年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有12个,只要家里有事都可请假,每天工作8小时,计件取酬,每月有200元生活补助,上满26天还有200元奖励,一个月最低能挣一千六七百元。

  下地就挣钱,割菜也能学技术

  大观乡蒋氏祠村贫困户刘碧英50多岁了,又有气管炎,但干起活丝毫不输年轻人,在本村的裕兴种养专业合作社里割菜,一个月工资3000元以上,有时能拿到4000元。

  裕兴种养专业合作社是当地政府设立的“扶贫合作社”,这个季节正是栽种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的时候,也是瓜类蔬菜育苗季节,每天基地里二三十个人;要是到了四五月份,等瓜类蔬菜及茄子、辣椒等蔬菜上市的时候,每天至少有四五十人干活,甚至还忙不过来。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三四十个,其中贫困户就有20多个。

  合作社发放工资分两种:一是按天计,60元/天,一月上满28天会另外加钱;一是技术工按相关的计量指标发放,比如割菜,按0.5元/斤计算,每天至少在100元以上。

  割菜也算技术工?这话不假。蒋氏祠村村主任蒋健全说,合作社系他的弟弟蒋全贵带头成立,弟弟在广东惠州经营了两个蔬菜种植基地,他手下有几十个贵州人长期干活,有的已经练就了高超的蔬菜采收技术。2016年春节后,蒋全贵回村流转了380亩地,并成立合作社种植蔬菜,两边季节正好错开,因此时常调惠州的工人回来指导传授。

  刘碧英就是在这样的指导下掌握的技术,人们都夸她割的菜跟机器割的没有区别。贫困户蒋行亮也是这样的技术工,一年三四万元的工资收入使他2016年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如今,蒋行亮已经升为管理人员,每月工资增长到5000元,加上妻子在外务工收入,家庭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现在已经小康了!从贫困到小康只用了3年!”蒋行亮高兴地说。

  蒋行亮还有个80多岁的母亲,村里的“扶贫合作社”成立前,由于妻子在外务工,他只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并监督孩子读书,家庭日子过得很困难。自从村里建起“扶贫合作社”,蒋行亮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如今,蒋行亮的儿子已经中专毕业,并在广东打工,母亲的身体也还算健康,自家房子也从破旧的瓦房变成了二层楼房。

  三方都受益,扶贫效果看得见

  2014年底精准识别后,嘉陵区开始探索各类扶贫创新模式,2016年,嘉陵区“扶贫车间”应运而生,为全省最早。2017年9月,四川省就业扶贫现场会在嘉陵区召开。

  “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六项服务实现了三方都受益。”嘉陵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唐阳胜说。两种方式就是“扶贫车间”及“扶贫合作社”,六项服务具体内容为:

  首先,在鼓励企业建立“扶贫车间”或“扶贫合作社”时,对企业所需水电路房等基础条件,政府出面积极协调,尤其是充分协调乡村闲置房屋,如废弃村小校舍、空置民房等;

  然后对企业所需贷款积极协调银行放贷;为“扶贫车间”及“扶贫合作社”组织专场免费招聘;对企业所需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利用就业扶贫专项资金对开设“扶贫车间”及“扶贫合作社”的企业实行奖补措施;对进入“扶贫车间”及“扶贫合作社”的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关心企业发展情况、员工工资及吃住情况、有无劳务纠纷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推行这些措施,让村上及村民手中闲置房屋得到盘活,并有了一份收入;通过政府出面协调,一般前三年是免房租的,后面房租也很便宜,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对于就业人员来说,当然是每月能赚到真金白银了。”唐阳胜说。

  如一立镇塘湾村利用原村小学,引进顺成纺织有限公司设置“扶贫车间”,投资60万元,租用村小400平方米,安装36台缝纫机机位。该企业采取“公司+村委会+贫困户”模式,即:公司出资金技术、村委会出房屋、贫困户出劳力,已经吸纳46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5人,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扶贫效果明显。

  “今年我们将出台一个新的政策,就是将就业培训转移到企业,即‘以工代训’,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其需要来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政府以每个新进‘扶贫车间’或‘扶贫合作社’员工每月200元的补助,总培训期不超过6个月,总补助额不超过1200元。”唐阳胜说。
关于

村口就业,既挣钱又顾家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第一蔬菜网] 打造第一蔬菜信息门户,为您提供最实用蔬菜信息平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4
www.shucai1.com
[ 第一蔬菜网 ]
关 闭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