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坡湾的“双季”葡萄

  调研组来到黄诗旺的田头,他正在田里检查葡萄的长势。黄诗旺是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南坡湾生态园合作社的理事长,“我这里的葡萄一年可以结两次果哦。”

  水稻可以种双季,葡萄一年结两次果?这是真的吗?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在调研的间隙,与黄诗旺攀谈起来。

  原来,去年黄诗旺领办的合作社成功破解了葡萄产期,实现了一年结两次果,在业内传为了佳话。当年10月,基地试种的10亩二次结果的巨峰葡萄正式上市,客户慕名而来,葡萄很快就告售罄。

  在当地人眼里,黄诗旺是个怪人,前几年,大多数农村壮劳力都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可这个“外乡人”却对看着没价值的抛荒地动起了脑筋。

  村民们看不懂了:当地农民都不爱种的地,这个“外乡人”来凑什么热闹,他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原先这里交通不便,农民出去的多,土地就被撂荒了……”黄诗旺说,看着土地抛荒很心疼,总想在土地上做点什么。

  为此,黄诗旺找土地、跑科研、要项目、寻良种,忙得不可开交。在乡、村两级支持下,黄诗旺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并流转承包了马坪村210亩地种植水果,其中全抛荒130亩、半抛荒40亩。抛荒地能种出什么?当地人觉得他是“饮鸩止渴”,他只是报以一笑。

  后来,合作社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松溪县首个“农业设施葡萄无公害示范种植”基地,大胆试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靠的是技术,基地另外一位同志介绍,黄诗旺对技术抓得很紧,基地采用了避雨栽培模式,还套用微喷滴灌节水、节肥、配方施肥等技术,确保了葡萄的品质,并延长了供应期。但黄诗旺的眼界远不止于此,为了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早在2011年合作社就注册了“南坡湾”商标,去年还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绿色食品”商标认证。

  如今,该基地已经声誉鹊起,引种的葡萄品种也多了起来,加上冬季兼种白菜,土地的亩产值将近1.5万元,昔日的抛荒田成了香饽饽。不仅如此,基地还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辐射周边农户200多人,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就业,在乡亲们眼里,黄诗旺成了当地的“能人”。

  但“能人”也有难处,“这边的堤坝没有修起来,大家要绕一圈才能过河进园,希望政府能够在水利项目上予以支持;还有银行的款项比较难贷……”

  对于未来,黄诗旺有长远的打算,“现在高速通了,离城近了,不是都在做美丽乡村嘛,想把这一块打造成为集科研、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这是我的‘中国梦’!”(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