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罗荔枝“上线”一线城市当天尝鲜
广东省博罗县龙华镇的荔枝农户今年总算舒了一口气。上个月,数千亩的荔枝还没正式摘果,就已经被当地电商企业预订了一大批。往年这个时候,农户不得不四处寻找采购商,或者背着大箩筐去周边市场散卖,整天为销路提心吊胆。
现在,农户只需要每天早上把荔枝摘下,交给当地合作社和电商企业,并由电商企业负责筛选、冷冻、线上接单、包装等一系列程序,然后经物流快递销往全国各地。一般24小时之内,这些新鲜、饱满的荔枝就能够送到一线城市消费者手中。
这种转变得益于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进驻。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博罗县今年开始有意识引导当地农产品“触网触电”,着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目前,全县已经有四五家农产品电商企业入驻,让当地果农和商家喝到互联网时代的“头啖汤”。
“互联网+合作社”打开销售市场
打开淘宝网,博罗县3斤装的高品质山前荔枝卖到128元,平均每斤40多元,而在当地,收购价只需要每斤5到6元,价格涨了约8倍。高昂的利润足以让企业和农户都能分一杯羹。惠州市聚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高于采购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荔枝,并提前签订合同,预定了2万—3万斤。
聚农电子商务公司今年刚刚成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公司与博罗县龙华镇山前荔枝合作社和农户签订预订合同,试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得知有企业高价收购荔枝,并且提前预定,纷纷加入进来。目前,已经有140户超过600多人因此受益。
该公司总经理邹奇说,近日每天网上可销售1000多斤,每天发单约500件,势头良好。目前,公司入驻淘宝、京东、美团、一号店等电商平台,在线接单后,通过顺丰物流快递销往全国各地,一般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可以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荔枝,二线城市不会超过48小时。
博罗县水果办主任高惠良介绍,这样的合作案例目前在博罗并不多,绝大部分农户还在依靠传统销售模式,即采购商在当地采购然后分销到周边各大水果市场,或者农户直接进行散卖,但这样往往价格很低,采购商收购每斤荔枝仅在3到5元,农户利润低,且没有保障,现在通过与电商合作运营,农户利益能得到保障。
“水果产业通过电商实现转型升级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惠良介绍,博罗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今年刚刚起步推广,今年5月,“互联网+农民合作社”—广东省“农网”对接活动暨“岭南佳果”荔枝电商预售启动仪式在博罗县举行。博罗县荔枝专业合作社现场与阿里巴巴淘宝网、1号店等知名电商企业签订荔枝电商预售协议。此次荔枝电商预售活动预计网售博罗优质荔枝约800万元。
外来电商抢滩本地市场
博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荔枝产业十强县、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县,已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农业基地,该县有农产品100多种。以荔枝为例,全县荔枝种植面积约12.7万亩,产量在3.2万吨左右,产值约2.5亿元。凭借良好品质,博罗荔枝在传统零售市场占据一定比例。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让不少电商平台和企业抢滩博罗县。为创新销售模式,博罗县今年着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吸引了阿里巴巴淘宝网、中粮我买网、一号店等电商企业进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户、生产商、经销商和电商的多赢。
记者走访中发现,和本土电商企业相比,外来电商企业则表现得更加强势,更早嗅到农产品走上互联网所带来的商机。2014年,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入驻博罗县,彼时博罗县农产品电商尚处于一片空白。该公司尝到甜头后,今年进一步扩大规模,与中粮集团合作广泛开展网上销售。
在泰美镇一间厂房里,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10余名工作人员忙碌着把农户当天采摘的荔枝收购过来,运到旁边的冷库,然后分拣、装箱、放入冰袋,然后包装发货。每天经由该公司运出去的荔枝就有1万多斤,远远高于本地最大电商公司千余斤的日发货量。
高惠良介绍,除了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外来电商企业还有本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等在博罗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力均大于本土电商。他说,本地电商企业力量太小,不利于当地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外来电商企业不会打博罗农产品的品牌,而是贴上自己的品牌,并且外来电商企业有更高的议价权,农户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不管是外来电商企业还是本土的,都有利于本地农产品市场的开拓,但博罗县今后要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需要重点培育本土电商企业。”高惠良说。
推广农产品电商关键在冷链物流
根据阿里研究院县域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博罗县2014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16.11,网商指数为13.98,网购指数18.25,省内排名第8位。2014年12月,支付宝发布了十年账单,其中博罗以人均支付金额15565元、人均购物支出5211元位居2014年全国支付宝百强县第66名。
尽管博罗县整体电子商务较为突出,但农产品电商处于薄弱环节。泰美镇岑坑村第一书记王丹近日正在为该村的数十万斤荔枝销售发愁,每天四处寻找收购商。“荔枝对保鲜要求高,一天一个价,如果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搞电商很难。”
聚农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邹奇对此深有感触,由于没有冷库,他们只能用冰箱进行临时储存,并且包装也很有讲究,如果不是提前在网上预售,荔枝的销售就具有很大风险。“荔枝一般只能保存一个星期,超过一个星期,新鲜度就会受影响。所以必须配备冷库,但光有冷库还不行,由于运送时需要冰袋保鲜,还要靠近制冰厂。”
不少电商企业表示,生鲜农产品最大特点是保鲜要求高,如果当地不配备完善的冷链体系以及物流网络,农产品电商将很难生存。
来自深圳的收购商王先生每年都在博罗县收购各种水果,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生意不好做。他表示,此前想过开展电商业务,但仅物流快递费用就占到销售价的一半以上,并且很多农村较为偏远,交通不便,也没有物流公司,后来不得不放弃。
对此,高惠良表示,目前全县已有快递、物流企业40多家,淘宝、天猫、京东和微信店铺具体数量预计至少有2000家以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潜力巨大。博罗县正在积极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及配套服务体系,通过打造“罗浮金巢网”本地电商平台,开展电商技术培训,加入淘宝“千县万村”计划,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物流网络覆盖体系,推动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步人快车道。(徐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