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解放村葡萄专业合作社把小葡萄作成大产业
“大峡谷牌葡萄酒卖到哪里,大峡谷的广告就做到哪里!我们要把冰葡萄做成产业,把冰葡萄酒做成品牌甚至名牌,借葡萄酒的销售,让辽宁大峡谷声名远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峡谷,到大峡谷来旅游!”日前,全国劳动模范——南芬区郭家街道解放村村主任徐长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峡谷冰葡萄专业合作社是解放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合作社的推动下,冰葡萄逐渐形成产业链条,让解放村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解放村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经济发展年年上新台阶,年年有新突破。为了提高冰葡萄的附加值,同时也为了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解放村建成冰酒庄,利用当地无公害冰葡萄生产大峡谷牌冰葡萄酒。今年春节期间,解放村冰葡萄酒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五一期间,很多到大峡谷旅游的游客都购买了大峡谷牌冰葡萄酒,游客认为,到大峡谷旅游,顺便买解放村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作为纪念品很有意义。
当记者问徐长虎为什么要生产冰葡萄酒时,他说,和种大田相比,种植冰葡萄的收入增加很多。和一般的葡萄酒生产厂家相比,我们节省了运输成本,酿酒的葡萄更新鲜。对于解放村来说,葡萄酒是大峡谷旅游的免费广告,不管谁买了葡萄酒,都会看看是哪里生产的,久而久之,葡萄酒的产地——解放村大峡谷也就逐渐提高了知名度。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是,农村合作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解放村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习惯种收入不高的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了提高土地收益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解放村遵循“一组一品”的思路,根据当地土质情况,首先在五组和六组发展冰葡萄种植。为了拓宽视野,转变村民增收致富观念,村干部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到吉林、桓仁等地考察学习。在村民将信将疑的时候,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徐长虎带头把自家13亩耕地全都栽上了冰葡萄,第二年就获利28000元,于是,很多村民开始跟着他种冰葡萄。
为了推广冰葡萄种植,解放村鼓励、扶持村民种植冰葡萄。村里投资41万元,给每户冰葡萄种植户补助资金1200元,用于购置水泥杆、黑地膜,安装喷灌设施。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种植冰葡萄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提高,现在每亩冰葡萄可获纯利4000多元,是原先种玉米的年收入的4倍。
为了降低种植冰葡萄风险,加快冰葡萄产业化的步伐,2010年10月,解放村把冰葡萄种植户组织起来,组建大峡谷冰葡萄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威代尔冰葡萄的种植、销售,冰葡萄技术推广及深加工等服务为主。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11年1月,合作社党支部成立了,20多名党员成为发展冰葡萄产业的骨干。合作社专门从沈阳农业大学聘请专家指导村民种植冰葡萄,提高了冰葡萄的质量和收成。为了规避冰葡萄种植风险,合作社党支部号召党员及家属带头,用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作为流动资金。为解决冰葡萄销售的难题,合作社党支部与本溪森澳山葡萄酒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为村民吃了定心丸。
目前,解放村在册耕地面积为1424亩,冰葡萄的种植有480多亩,年产冰葡萄80万余斤,经济效益达到2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由原来的26户发展到103户,总股金达到264万元,社员年均收入比普通农户多1万元左右。2014年,解放村大峡谷冰葡萄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省级专业合作社。
村党支部有了产业依托,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有效地解决了组织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用合作社社员们的话说,党支部是合作社的主心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各条产业链拧成一股绳,合作社越办越红火。(本溪市农村经济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