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原生态蔬菜热销粤港

  李克强总理到黎平视察

  今年2月13日,李克强总理到黎平视察,期间,贵州榕江原生态蔬菜,是接待总理的菜肴之一。

  此外,贵州榕江蔬菜还曾经走出省门,走进了广州、深圳、香港的市场,备受当地居民欢迎。

  退伍军人租地种蔬菜

  近日,记者走进了贵州省榕江县丰源绿色蔬菜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进行了采访。

  该公司的负责人石昌宽接待了记者。聊上几句,石昌宽感叹地说:“做农业很辛苦,回报也少,但作为地地道道的榕江县人,叶落归根嘛,在外面打拼多年,我回来只想为乡亲搭一个平台!”

  石昌宽说,这就是他办起蔬菜基地真正的原因,至於榕江蔬菜的荣誉,他觉得倒是其次。

  据了解,石昌宽是榕江县平永镇中寨人,1981年入伍,在云南大理当了15年的兵,1996年退伍,被安排在黔东南州人民银行工作,干了11年后,下海经商,从事房地产开发。

  “在经商过程中,念念不忘的是农业。”石昌宽说,2013年初,榕江县丰源绿色蔬菜有限公司经理李成龙要返回到家乡广东投资,石昌宽从李成龙手中接过榕江县丰源绿色蔬菜有限公司。

  而李成龙到榕江种蔬菜,还是有一番说道的。据了解,几年前,贵州将修建贵广高铁和厦蓉高速公路的信息传开后,在贵州、广州都引起了轰动,李成龙之前到过贵州,这里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让他流连忘返。

  获知要修建高铁和高速路的消息,李成龙喜出望外,到榕江考察一番后,便在车江大坝上租地种起了蔬菜。

  绿色产品很受欢迎

  “李先生主要生产菜心,销往广东、香港,绿色产品,很受欢迎。”石昌宽说。

  不过,市场定位发生了变化,李先生走的是家乡路线,即将蔬菜运往广东一带销售,而石昌宽则瞄准贵州及贵州周边地区的中高端人群,尤其是学校的供应。

  当然,蔬菜的品质是不变的,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住蔬菜优良的品质,石昌宽采取培土消毒,施有机肥,严格生产流程。他认为,蔬菜的品质在於土壤,从源头抓起,应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跟踪检测,严把质量关。

  浇灌蔬菜的水,也是可以饮用的自来水。

  在与基地的工人们在一起的时候,石昌宽强调得最多的话题,也是蔬菜的品质。“石总经常这样跟我们讲,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端的客户,以及学校里的学生,品质一定过关,千万不能出现问题。”石昌宽的基地里一位姓杨的员工说。

  据了解,目前,石昌宽的基地总计3000余亩,由於市场拓展得不错,基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石昌宽便发展种植户,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蔬菜的种植面积。

  这样的情况,有人担心蔬菜的品质得不到保障,为此,石昌宽有解决的办法。首先是以他本人的基地为示范,推广原生态的蔬菜种植办法﹔另一方面,建立检测线,检测蔬菜的品质,不合格的,不予收购。

  黎平县一家酒店常年引进石昌宽基地的蔬菜,该酒店厨房部的负责人说,榕江蔬菜不仅颜色好看,口感比较好,很地道,是该酒店的专购产品。

  建蔬菜+香猪循环养殖场

  由於坚持“品质第一”的理念,形成了品牌效应,石昌宽生产的榕江蔬菜销路不错,目前,广东市场保持供应,黎平、从江、三都、锦屏以及广西与黔东南接边的城市,都引进榕江蔬菜。

  为解决蔬菜保鲜的问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石昌宽投入600余万元,建成2000立方米的蔬菜采后处理场,日可以冷藏、保鲜、分炼处理蔬菜12万公斤。

  “我们争取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建成榕江县,乃至榕江周边县,最大的蔬菜产业集散地。”石昌宽说。

  现在,他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建成蔬菜+香猪循环养殖场。这是一个符合科学养殖理念的设想,养殖的香猪,就吃原生态的蔬菜,而它的粪便,又将成为原生态的肥料,运用於蔬菜基地内。(罗茜王炳真陆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