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兰屯:木耳成农民致富“黑金”产业
无筋小碗木耳以形状好看,口感脆硬清淡,销售价格高、产品上市早等特点,得到了广大耳农的青睐。近日,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达斡尔乡盛大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记者看到来自当地河西办事处回民村的村民正在挑选购买培菌袋,当天回民村以每袋1.7元的价格将11万袋小碗无筋木耳菌袋装车买走。
正在做木耳菌的农民介绍:“现在是春耳的栽培生长期,我们菌厂的小碗无筋木耳市场上特别认,栽出来的木耳能卖到50元一斤,每天都有很多上门买菌袋的人!”扎兰屯市通过积极引导,完善服务,历经几年的发展,黑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黑金”产业。
2013年成立的达斡尔民族乡盛达黑木耳种植合作社按照扎兰屯市委市政府“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全铺开”的发展思路,把工厂做为集生产、加工、培训、示范、指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基地,逐渐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合作社+农庄+农户的发展模式。好的发展模式更是将木耳栽培模式提档升级,如今合作社已经拥有社员36家,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多了,木耳菌场建筑面积也不断扩大,目前盛达黑木耳合作社拥有场地2600平方米,设有木耳菌灌装车间、接菌消毒间、养菌室、休息室、办公室、职工食堂等。安置当地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农民剩余劳动力等100余人到工厂就业,带动本地200户农民从事黑木耳种植。
时下正是春耳菌袋销售的好时节,合作社25间培菌室里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记者在合作社看到,在阳光照射下,乌黑的小木耳从菌袋孔中冒出,无筋而肥厚,用手一触,质地柔软有弹性。“我们合作社的无筋小碗黑木耳市场销售好,菌袋已由最初的年产10万袋扩大到80万袋,年纯利润可达50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成为他们增收的新渠道。”合作社负责人李华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扎兰屯市把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不断延伸了黑木耳产业链条,按照“打造内蒙古黑木耳生产第一市、内蒙古食用菌优良菌种及菌需物资供应地和内蒙古黑木耳生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呼伦贝尔市黑木耳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的目标,加快推进呼伦贝尔黑木耳产业核心区发展。为了推进黑木耳产业的有序发展,扎兰屯市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关政策都向黑木耳产业倾斜。当地团市委、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农牧业局等单位以各种形式扶持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向菌农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据统计,2014年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以各种形式投入资金共计1850万元,同时为鼓励农民种植黑木耳,扎兰屯市委政府印发了《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细则》,分别对对黑木耳示范园区、黑木耳菌包厂、大棚栽培黑木耳先进单位个人进行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到457万元。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共谋黑木耳事业的工作局面。
2014年,培育黑木耳栽培户168户,栽培菌袋1506.88万袋,总产量150万斤,总产值7000万元;有菌厂52个,其中新建26个、扩建3个;食用菌研究所建成投入使用;黑木耳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扎兰屯市黑木耳栽培达到2000万袋,总产量200万斤,总产值1亿元;发展黑木耳栽培户200户,建设1-2个新型大棚立体栽培示范区;发展菌厂30个;
同时,为增强科技对黑木耳产业的支撑能力,扎兰屯市通过总结经验,确立了“稳量、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广新技术,通过采取集中办班、电视讲座、组织现场观摩会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强化了技术培训,使木耳栽培等实用技术全覆盖,优质品种普及率显著提升。(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