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昌马乡晚熟杏成了摇钱树
五月下旬,走进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技术能人秦志成的果园,只见树上挂满了绿油油、毛茸茸的杏子、杏梅。秦志成告诉笔者,今年风调雨顺,他家的杏子和杏梅有望丰收。连续三年,秦志成的果园收入纯利润都超过10万元,杏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
昌马杏果实肉厚,脆甜可口,耐储运,每年上市较周边地区晚熟整整一个月,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昌马乡抓住这一优势,提出了试种特色林果,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建立了晚熟杏生态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投资300万元,在上游村、南湖村种植晚熟杏2000亩,聘请甘肃农大教授和陕西技术能人对杏树种植技术进行指导。
同时,该乡投资100万元,在上游村建立了高标准、大跨度的日光温室2座,试种冬桃、樱桃等新品种,为全乡温棚种植林果积累宝贵的经验。在试种新品种的同时,积极邀请林果专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对乡村干部和农户进行果树修剪、配方施肥、营养素平衡等技术培训,为发展特色林果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昌马乡发展杏产业达2500亩,盛果期每亩可收入1万元。(杨棋焜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