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陈屯葡萄种上了山

  五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无雨天气,辽宁省盖州市的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受到影响。

  当前,正值葡萄开花期,是生长大量需水的关键时期,葡萄中的水分含量达到80%以上,而干旱会使葡萄减产甚至绝收。如果不能及时灌溉,不仅仅影响今年的收成,葡萄可能几年都缓不过来。

  “今年在干旱缺水的形势下,我们的葡萄能够及时浇上水,离不开政府在抗旱投入上的支持。”陈屯镇背阴寨村委会主任李洪志说。

  虽然背阴寨村紧邻熊岳河,但由于葡萄园大多种在半山上,因此灌溉用水并不能完全靠河水,而是来自于村子南面山顶修建的天池。往年,山上种的梨树、苹果树靠雨水灌溉,不能保证及时灌溉,山上的果树大多旱死了。现如今山上有了天池水源,灌溉农作物有了保障,果农们在山坡上也种上了葡萄。

  山顶上的一口蓄水池,一个泵房,占地仅二三十平方米的提灌站看上去设施简陋,却为抗旱保产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天旱,但对葡萄种植影响并不大,主要因为水利设施给力,别看这个提灌站小,作用大着呢,完全能满足全村大部分葡萄园的灌溉用水。蓄水池从熊岳河抽水,让附近山坡上2000多亩葡萄地有了水“喝”。

  近年来,陈屯镇积极开展此项提水工程,目前已建好8个山顶蓄水池,今年还要继续兴建。为了兴建蓄水池,陈屯镇积极争取财政、水利部门支持,投入资金开展水利建设,修复万米水库渠道。打百米以上深井50余眼,将70年代建成的水峪水库进行修善。旱期水库就开闸放水,目前水库周边的经济作物生产稳定。

  陈屯镇是辽南地区有名的水果之乡,水果生产,特别是葡萄生产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政府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富民强镇的主要工作来抓,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的投入,农民生产积极性高,葡萄生产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2014年末,全镇葡萄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达7万吨,产值达3.5亿元,仅此一项可实现人均收入近2万元,葡萄生产已成为陈屯镇的支柱产业。巨峰葡萄注册了“青龙山”牌商标。全镇10个葡萄专业村,16个葡萄标准园。2014年新建葡萄园8个,新栽葡萄3500亩。

  陈屯镇加大农业科技扶持,利用有线电视开展科普讲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搞好科技培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养一批有技能、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并开发和引进了品质好、科技含量高、市场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加大水果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宽市场和销售渠道,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发展模式,有规划地发展水果储存。支持新建高标准的恒温储存库,有效缓解水果集中上市的压力,提高水果附加值。目前,陈屯镇的水果生产正朝着高科技、无公害、高效益、一乡一业的专业化方向发展。(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