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县油桃新鲜上市

  5月25日,在新疆和静镇夏尔布拉克村农民孙承众的大棚油桃地里,红彤彤的油桃缀满枝头,刚从乌鲁木齐探过市场行情回来的孙承众一边忙碌着采摘油桃,一边为前来观摩取经的农民传授油桃销售途径。听过孙承众讲课的农民都知道,想做大做强必须“抱团”闯市场。

  孙承众告诉记者:由于内地油桃大量涌进新疆市场,今年我们本县油桃价格和销售情况都有所下降,作为科技示范基地的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他们去闯市场,为他们的油桃找一个好买家。”

  记者了解到,2010年,孙承众在和静镇夏尔布拉克村成立了神农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克再村、夏尔布拉克村5户社员加入,扶持他们种植大棚油桃、草莓、蔬菜等,从技术、销售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2011年,和静县在夏尔布拉克村建立“少数民族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该基地由孙承众的神农苗木专业合作社管理并运作,总面积250亩,是集设施农业生产、观光为一体的科技园区,以育苗及草莓、油桃、蔬菜生产为主。近年来,基地引进设施农业新品种35个,其中,蔬菜品种20个,设施果树品种15个,通过现场办学,示范带动等形式,培育少数民族农民24户,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走向创业之路。孙承众既是这个示范基地的管理者,还是当地的一个土专家。

  据和静县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雷芙蓉介绍说:“为了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农民经济效益,孙承众所管理的这个示范园基地采取“统一集中育苗、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管理服务、统一销售”运行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该基地实现少数民族户均一个温室大棚,亩效益万元以上的目标。”

  示范基地里带来的高效益也让周边村庄、乡镇的种植户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进来。正忙着田间管理的和静镇查汗通古村农民李新明告诉记者,“他是从2012年开始,在孙承众的带领下由菜农转变成一个果农的,种桃树比种地好,种地一亩地收入最好的也就5000元,种这个大棚油桃,一亩地纯收入随便能达到3万元以上,虽然,今年油桃价格略有下降,但有了孙承众带领我们闯市场,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在和静,蔬菜大棚、畜牧养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创业新秀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批像孙承众一样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引导群众把以往单门独户粗放型经营做成了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高的集约型经营,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财产性收入。(新疆兴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