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果园成河北旅游市场新宠
“让水果卖出采摘价、让果园成为旅游新景”成为河北省果品主产区近年来流行的广告词。
樱桃尚未成熟,石家庄市赞皇县土门乡的樱桃种植户王国军就早早动手,把自家的果园收拾得像个庭院。他还在果园旁边招商建了个饭店,开展配套经营。
王国军的果园是河北首批省级观光采摘果园。果园有樱桃5000多亩,开放采摘的2000亩。去年,采摘收入超过3000万元,比往年翻了一番还多。
河北是果品大省,全省有果树面积27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果品产量146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果品总产值658.7亿元,90%的县(市、区)、30%的农村、25%的农民从事果品生产经营,形成了一批特色果品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但是,河北果园的综合产出效益一直较差。
为提高果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2011年,河北省林业厅在全省启动了省级观光采摘果园创建活动,推动果业实现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
这些观光果园在采摘的基础上植入了赏花观景、乡土文化挖掘、休闲度假、劳动生活体验和葡萄酒酿造品尝等多项内容。在操作中,省林业厅在各县(区)选取经营面积100亩以上、主导产业特色突出的果园作为首选。这些果园必须坚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经营产品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各个园区休闲、观光、采摘项目特色鲜明,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配套服务功能较完善,道路通畅、停车场健全,有消防、安防、救护等设施,餐厅等干净整洁,卫生达标。
全省的观光果园实行动态管理,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进行降级或摘牌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通过5年的运作,这些观光果园不仅增加了收入,好多果园的观光性采摘收入甚至超过了果品的主营收入,并且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
今年,河北省级观光采摘果园进一步扩大。省林业厅新确立86个省级观光采摘果园,使全省观光果园达到314个。省林业厅还组织果树专家、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组,为省级观光采摘园提供全方位科技督导,并联系省内外专家教授协助果农建设高标准果园。(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