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蔬菜产业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蔬菜规模经营,作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有力地促进了菜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方向迈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8368亩,占农用耕地总面积的13.4%。其中蔬菜流转面积达6805亩,占全县蔬菜总种植面积6.51万亩的10.5%。2014年,全县蔬菜产量达到11.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2011年印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2013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全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发展。

  二是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流转管理。县上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增设编制、配备人员、健全机构,指导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乡镇(园区)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乡镇(园区)农经站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为流转农户提供政策咨询,指导流转双方进行签订合同、办理鉴证,开展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村级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点,由村干部兼任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负责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的采集、上报等服务工作,指导农户签订委托书及签订流转合同。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成立了“崇信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聘请仲裁员23名,设立了仲裁庭,妥善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三是培育流转主体,提高经营效益。围绕蔬菜产业开发,鼓励引导产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流转主体加快土地流转。目前,全县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93个,家庭农场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依托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招商引资平凉方盛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820万元,建成库容总量6000吨的保鲜库,流转土地500亩,建成了方盛香菇生产基地。招商引资崇信县阳光生态苗木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27万元,建成纹洛式温室1座806.4平方米,制作手动式苗床24台(件)470平方米,今年以来,公司共繁育黄瓜、西红柿、辣椒、甘蓝、甜瓜、西瓜、菜花等种苗200多万株,为土地流转大户提供蔬菜种苗100多万株。引进榆中客商在锦屏镇枣林、东庄、冉李等地流转土地800亩,统一品种、统一模式、统一田间管理,种植菜花、松花等高原夏菜。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

  四是创新流转模式,拓展流转平台。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供需双方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对一些外地客商及龙头企业,乡、村中介服务组织积极主动开展协调服务,积极推行“托田制”。引进浙江客商在锦屏镇九功塬子示范种植礼品西瓜,经乡村两级协调,客商与农户双方议定,按每亩1000元的租赁费承包土地360亩,农户委托村委会,由村委会统一与浙江客商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期限3年,村委会进行双向负责,农户有了依靠,消除了怕承包合同不及时兑现的后顾之忧,也为外地客商提供了便利条件,推进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土地流转,先后建成蔬菜生产示范基地4处,带动发展蔬菜专业村8个,培育了崇信甘蓝、芹菜、花椰菜、甜瓜等名优品牌,全县累计日光温室1403座1546亩,蔬菜拱棚2.1万座1.27万亩。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1万亩,生产蔬菜11.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崇信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