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市“三化”做好“土特产”文章

  (一)规模化做优主导产业。按照政府基础配套、业主集中经营的模式,依托良种良技良机,集中规模发展水稻、油菜等本地传统主导产业。2022年,全市水稻产量实现104.5万吨、油菜产量实现10.5万吨。目前,全市单个规模达5000亩以上的粮油基地(园区)有35个,其中,以业主集中经营为主的基地(园区)有22个。同时,围绕做优主导产业,各地同步紧盯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观赏效应等特点,把握主导产业做优与产业链条延伸互促共融,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如,今年3月广安区花桥镇借助油菜“种、赏”一体优势,举办万亩油菜花节,为该镇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群众劳务创收30万元、乡村餐饮副食消费服务创收300万元。

  (二)标准化做强优势产业。按照政府政策支持、经营主体主导的模式,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龙安柚、桑枝菌、柑橘、中药材等广安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标准,确保产业品种优良、产品优质、前景优越。如武胜县以“桑枝全产业链”为载体,培育桑枝菌龙头企业,研发制定标准生产技术,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构建产业持续增收体系。2023年该县计划生产桑枝菌1000万袋,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2000户群众户均增收4万元。

  (三)精细化做实庭院经济产业。以县为单位,按照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奖补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经营指导“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依托农户庭院房前屋后闲置区域,可持续发展庭院种养、休闲旅游、加工、服务等特色庭院个体产业,推动全市庭院特色经济建设,有效增加群众收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2023年全市计划投入中省衔接资金5200万元,实施庭院经济项目151个,受益农户4.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