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公斤鸭梨积压滞销,沧州梨农四处求助,却婉拒270多个订单
“谢谢您的爱心,但现在的盘古鸭梨经不起长途颠簸,我们怕梨在路上碰坏了,您收到后不满意……”为客户着想,也为了盘古鸭梨的品牌,青县盘古镇小盘古村的村支书张增来昨天在电话中婉拒了一个又一个远途买家。
婉拒270多个远途订单
受疫情影响,青县100万公斤盘古鸭梨滞销。据张增来介绍,往年,村民们可以把梨运到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果蔬市场去卖,或到周边县、市赶集卖,还有不少商人入村收购,盘古鸭梨能轻松卖到每公斤5元至6元。特殊时期,市场关闭,禁止人员聚集,收购商大减,盘古鸭梨大幅降价,仍然不好卖。
疫情当前,青县盘古镇的大盘古村、小盘古村、南王庄村和大兴庄村大量盘古鸭梨滞销。2月21日,青县盘古镇政府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购梨助农,并附上了4个盘古鸭梨种植村村干部的手机号。爱心人士纷纷批量认购、帮忙联系商场和超市,这4个手机号都被打“爆”了。
很快,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远途买家也来电咨询,却被盘古鸭梨种植村的村干部们一一婉拒。为啥?他们说:“宁可让梨砸在手里,也不能失了信誉,砸了招牌!”
目前,这4个村的村干部已婉拒了270多个远途订单。
经过储存的梨远途运输易损易变质
“爱心人士买梨热情很高,我每天要接50多个电话。但我们4个村商量好了,远途订单,一律婉拒。”张增来说,去年9月、10月盘古鸭梨刚下树时,运送多远都没问题,但梨经过储存,熟透了,皮又薄,经不起颠簸,即便做好防撞减震措施,也不适合远途运输。
受疫情影响,快递行业难以保证运输时效,天气逐渐转暖,梨很可能在半路变质或被磕坏,这样既损害远途客户的利益,又影响盘古鸭梨的品牌形象。
昨天一早,一位北京客户打来电话要订购鸭梨。张增来解释说,为了保证梨的品质,不能发快递。客户有点不太理解。张增来不知说了多少声“谢谢”,费了好大劲儿,才婉言谢绝了客户的好意。
几天前,张增来还婉拒了陕西一位买家,对方坚持要买“爱心梨”,用微信提前把钱转了过来。见张增来不肯收钱,买家又打来电话:“把钱收了吧,梨在路上都磕坏了也不用你们负责!”张增来边道谢边解释:“信誉是我们的‘命’。梨的品质,您不在意,但我们在意。心意领了,钱不能收……”
宁砸手里不砸招牌
据大盘古村村支书刘世德介绍,滞销梨被存放在冷库和地窖,冷库梨还能存放两个月左右,地窖梨的保鲜期只剩半个月了。
“眼瞅着梨快放不住了,我们当然急着卖,但急功近利、自砸招牌的事儿我们不干。”刘世德说,滞销梨的出售方式,以周边省(市)超市来车入村拉货、村民开车送货、爱心人士来村选购为主。
据悉,经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爱心人士等持续发力,青县100万公斤滞销梨已顺利售出64万公斤。大家仍在与时间“赛跑”,忙着为剩余的梨找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