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双山镇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据统计,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双山樱桃旅游节,双山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同样是樱桃,很多地方是农户自己采摘下来,挑到场镇或乘车到城里走街串巷吆喝叫卖,价格每斤在10元至20元之间,生意还不一定好;而在双山镇,今年3000余亩樱桃树挂果,不到20天时间里,区内外游客蜂拥而至,村民们足不出户就把樱桃销售一空,而且每斤的价格在20元至30元之间。
今年的第八届双山樱桃旅游节落下帷幕,为什么双山樱桃走俏不愁销?这次樱桃节都有什么收获?双山樱桃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双山镇进行了采访。
“毫不夸张地说,双山樱桃已经成为了铜梁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双山镇党委书记王咏忠说,双山种植樱桃由来已久,最先是农户自发种植,品种少、规模小、品质差、效益低,也没有什么名声。后来,政府介入,把樱桃当作双山的一个特色产业来打造,由此,双山樱桃品种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逐步提升,特别是通过举办樱桃节,双山樱桃名声远播,产业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我们的目标是把小樱桃做成一个大产业,让村民从中获得更大效益。”王咏忠介绍,目前,双山镇共种植樱桃4000余亩,挂果的达到3000多亩。刚刚过去的第八届双山樱桃旅游节,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销售樱桃达到36.9万公斤,园中园门票收入达103万余元,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106万元。
双山的樱桃为什么这么火?双山镇因境内有仙隐山和掌印山而得名,全镇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近70%,拥有“小水果之乡”“笋竹之乡”和“长寿之乡”等美誉。王咏忠分析,双山樱桃红火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对乡村绿色生态的追求和向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而双山以樱桃为媒介,正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
“樱桃旅游节的主办,传播了双山乃至铜梁的名声,而直接受益的则是老百姓。”王咏忠介绍,双山立足“神奇仙隐、绿色双山”生态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举办樱桃旅游节,坚持走生态品牌的发展路子,基本实现了“政府搭台,樱桃为媒,经济唱戏,农民增收”的办节目标。
目前,建新村是双山樱桃的主产区之一,该村有户籍人口800余人。问及今年樱桃给村民带来多大收益,该村村支书吴跃学喜笑颜开地说,据初步统计,今年樱桃节可为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该村2社为例,该社有37户,每户收入几乎都达到了1万元,2万元以上的有十几户。
“樱桃收入最多的当数陶甫春一家!”吴跃学介绍,陶甫春夫妇年过五旬,一家共6口人,平常夫妇俩和两个孙儿在家,儿子儿媳在外务工。陶甫春自家大约有5亩地,加上弟弟一家全部外出打工,其土地由陶甫春代种,加上共种植有10亩地左右的樱桃,其中五六亩挂果。
“今年樱桃全部收入还不错!呵呵,五万吧!”当记者电话采访陶甫春时,他高兴地说,今年不单卖樱桃,每个游客入园品尝、采摘樱桃收门票20元,这笔收入也很可观。
樱桃还带活了餐饮、土特产品等消费。目前樱桃园有农家乐八九家,村支书吴跃学自己就开了一家。吴跃学透露,由于他的农家乐坚持走“土”路(菜品全是农家土鸡、土鸭、土腊肉、河水豆花等土菜),今年樱桃花开时,收入有近万元;这次樱桃旅游节前后20天左右,收入接近6万元。
村民尝到了樱桃带来的甜头,种植、管护樱桃的积极性高涨。双山如何进一步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王咏忠表示,双山镇将按照“亲近大自然,享受原生态;进果园、品鲜果;进农家、尝美食;调产业、建新村”的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定位,以“农业”为根本、以“乡村”为基础、以“樱桃”为媒介、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加快完善有关基础设施,做大做强樱桃产业,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休闲产业链条,把双山镇打造为特色鲜明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镇”。(铜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