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所揭示桃子改良的遗传基础
作物进化不仅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人为驯化和改良也是作物进化的重要力量。桃子作为一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其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遗传改变尚未被很好的解析。
近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和曹珂研究员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对418份桃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划分并证实了桃进化过程中的驯化事件。
该研究找到了132个遗传驯化和106个遗传改良过程的选择位点,特异组织表达模式进一步表明在遗传驯化阶段,驯化上调基因更多的出现在果实和种子中;而在遗传改良阶段,改良上调基因更多的出现在叶片和种子中;全基因组分析挖掘到21个果实驯化性状相关的148个遗传位点,在关联位点中,3个候选基因显着与果实的重量,山梨醇和儿茶酸含量相关;关联多酚和糖含量的SNP频率表明,在桃进化过程中,多酚成分高的等位基因频率在降低,而糖含量高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升高,这表明培育营养丰富的桃可以通过与野生种的杂交提升桃子的多酚而不破坏糖酸的平衡。该研究为桃进化和关键农艺性状的研究提供了基因组学基础。
桃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全基因组选择位点筛选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究开发项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中央公益性科学机构基础研究,和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