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驻点收购家门口就能卖草莓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近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涧坝村的一处草莓收购站前,草莓种植户在这里聚集,等待过秤的人群排起了长队,热烈的场面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家门口就能把草莓卖掉,还是现金交易,方便得很!”当天卖掉150斤草莓、拿到3000多元现金的杨会新高兴地说。

  收购站的包装房内,几十位工人正在忙着把草莓分拣装箱。红彤彤的草莓被10个一盒分装,包上保鲜膜后整齐地放入包装箱,等待集中外运。“现在正是草莓上市高峰期,一天就收购2万斤。”收购站负责人韩李庭介绍,草莓包装好后连夜发往外地市场。

  集中收购,让草莓出了大棚就进了市场,大大便利了草莓种植户。可在往年,草莓销售一直是种植户们最头疼的事。“过去俺们都是把草莓送到长丰的市场卖,要走几十里路呢。”杨会新告诉记者,此前,涧坝村没有收购站,种植户不得不把草莓外运,自找销路。

  “吸引不来收购商,归根结底是咱们的草莓种植规模小。”史院乡党委书记陈广玉道出了症结所在。陈广玉介绍,史院乡群众有很久的种植草莓历史,加上地处瓦埠湖畔,生态环境好,当地出产的草莓香甜可口,质量上乘。不过,由于规模小、产地散,很少有收购商愿意上门收购。

  “发展草莓种植,符合当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但不能让销路不畅卡了脖子。”陈广玉和乡里的同志合计,积极引导更多的群众种植草莓。如今,一座座白色的草莓大棚相连成片,布满了史院乡的田野。目前,全乡草莓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史院乡积极把握脱贫攻坚契机,利用争取到的扶贫资金,对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2017年底,贯穿史院乡瓦杨、尹祠、涧坝、史院4个村的尹祠大道建成通车,沥青铺就,路宽9米,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扩大了种植规模,完善了配套设施,史院乡积极联系收购商,吸引他们进驻设点。经过考察后,收购商们看到了史院乡草莓产业的商机,纷纷决定在当地驻点设站收购。就这样,十几个收购站共同构成了史院乡的草莓集散中心,把草莓的销路延伸到种植户的家门口。“销路问题解决了,俺们发展草莓产业更有信心了!”杨会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