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今年的火龙果火了

  近日,重庆市目前最大的火龙果基地??铜梁区石鱼镇兴红村火龙果园里,业主欧阳述明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一批成熟的2万斤火龙果,一个星期就卖完了,15元一斤还供不应求。而去年的情况却十分糟糕,火龙果卖不脱只能丢进池塘喂鱼。”

  仅仅一年时间,这火龙果市场怎么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呢?

  去年产5万斤果卖不脱用来喂鱼

  欧阳述明是铜梁人,原是搞建筑的。两年前,他转行搞现代农业,与另两位业主合伙,组建起铜梁新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这兴红村流转了近千亩地,建起了500亩的火龙果园,并配套利用山坪塘,建起生态养鱼场。

  在他的火龙果园里,种植有黄皮黄心、红皮红心、黑皮黑心、紫皮紫心等7个目前最优质的火龙果品种。这样好的品种,本来应该有市场。可在去年,从7月底到12月,总共产了5万余斤果子,却卖起困难。火龙果每一批成熟后,只能在树上挂10余天时间,不然就会掉在地上烂掉。因而,在卖不脱时,只好摘下来,丢到那生态养鱼池里喂鱼。

  看到这火龙果一投产就遇到销售难题,另两位合伙人退出了合伙经营,剩下欧阳述明一个人来苦撑这火龙果园。

  政府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对于火龙果的销售难题,我们费了很多心思。”石鱼镇党委书记左春华说,从今年初开始,镇里就开始与业主一起想法寻找出路。

  从火龙果春季开花开始,这火龙果园就做起了营销。火龙果的花很有特色,镇里利用微信公众号,又把区里的新闻媒体请来,通过多种方式,对这火龙果花进行宣传营销,引来了不少游客夜晚到果园里来赏花。

  “游客夜游赏火龙果花,为果园培养了潜在的消费者。”左春华说,到火龙果成熟时,不少曾经赏花的游客,就到果园里来游玩和体验采摘。

  在为火龙果园拓展销售市场的第二步,是引入电商。

  今年5月,石鱼镇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毕业的左欣灵、叶培、敖爽3位本土大学生,回到石鱼,创办了电商公司,建起电商销售平台,并承担了这火龙果园的营销。

  “我们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宣传这铜梁火龙果的特色,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使火龙果成为电商平台销得最火的农产品。”敖爽说,目前线上的火龙果销售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今年果园里的火龙果,一半左右都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出去的。

  在石鱼镇政府的协调下,今年铜梁火龙果已经摆脱了尴尬,拓展了市场,顺利地销售出去。

  火龙果与铜梁火龙文化融合

  “这500亩的火龙果到盛产期后,每年的产量将达200万斤。”左春华说,因此销售市场的压力还会持续。镇里已经着手将铜梁火龙果与铜梁火龙文化相融合,以此来拓展更大的市场。

  铜梁火龙,世界闻名;铜梁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市第一。因此,在与火龙文化相融合中,铜梁提出了“观铜梁火龙,吃铜梁火龙果”的创意。

  “目前,我们已开始作这融合的准备,将通过在火龙果基地里,举办火龙文化的表演,把火龙果与铜梁高楼的铜梁龙景区相融合等方式,把观铜梁火龙,吃铜梁火龙果”的“火龙文化”做大,形成铜梁火龙、火龙果融为一体的“火龙文化乡村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