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桥村:安全蔬菜养成记

  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中桥村是鲁南地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随着该村蔬菜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理念也提升了不少,安全种植已经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习惯。近日,记者探访了中桥村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安全蔬菜的养成记。

  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提品质

  开元蔬菜种植合作社位于中桥村东,2010年由该村种植大户李传法发起成立。目前,已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合作社年配送量达2400吨,使订单菜农户亩增收2000至3000元。

  “社员们都是侍弄了十几年菜地的老把式,各有各的种菜方式,管理起来更有难度。”李传法介绍说,起初合作社成立时,由于聚拢了众多农户,对蔬菜品质的掌控更具难度。为此,合作社对现有112户社员实行了统一育苗,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建立田间档案,统一收购销售的“四统一”管理模式,确保蔬菜品质达标。

  由原来的统一供种转变成统一供苗,减少了病害发生,保证了订单菜产品质量。李传法介绍,几年来,合作社共育苗300余万株。统一育苗促进了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订单菜按时完成,使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75%。

  为保证产品质量,合作社严把农资质量关。种子、肥料等农资全部从厂家直接进货,订单户所用的农资全部由专车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年配送销售农资270余万元,每年为成员节约成本10余万元。

  同时,为保证订单菜质量,还实行了统一管理存档。“合作社与农户达成田间档案填写协议,合作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到订单户田间查看档案填写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茬口结束后,将档案收回存档。”李传法说。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高标准大棚122座,300平方米高标准综合服务服务办公室1处、700平方米蔬菜交易市场1个。

  绿控技术到家,自打品牌进超市

  在李传法看来,优质安全蔬菜,不是认证出来的,而是通过各种绿控技术种出来的。他告诉记者,在合作社蔬菜基地大棚里,每当到西红柿授粉时,社员们都会背着小巧的设备,在畦陇间走一遍,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整个大棚的授粉。

  “我们用振荡授粉器进行授粉,社员手里持一个振荡棒,在花柄处轻轻一碰,迫使花粉散出就完成了授粉。”李传法说,合作社这种授粉方式就相当于自然授粉,没有一丁点儿的药剂残留,减少了激素的使用,产出的西红柿没有畸形果、裂果和空心果。

  除了机械化授粉外,守护在合作社里的还有一群群勤劳的熊蜂。“熊蜂授粉既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技术内容,也是绿色防控的‘形象代言人’。”合作社技术工人刘爱民说,使用熊蜂授粉,可以降低灰霉病等病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合作社设置重重“关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生产的“中科开元”牌辣椒、西红柿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2012年,开元蔬菜合作社被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成为驿城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农民合作社。

  使用绿控技术精心种出了安全高品质蔬菜,如何卖出相应的价格?这让李传法没少费心思,他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蔬菜是高品质的安全蔬菜,不能和普通菜那样堆在菜市场里卖。”

  最终,开元选择了农超对接,2015年,合作社与枣庄贵诚集团签订了蔬菜供销合同,实现了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对接形式。生产的蔬菜全部由贵诚集团包销。2017年开元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销售量达1900吨,销售额648万元,实现纯利润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