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多措并举推进创建沙棘特优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1月5日,省农业厅和省林业厅联合公布我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晋西北沙棘(包括左云、右玉、岢岚、五寨、偏关、静乐)被确定为我省首批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一。创建“晋西北沙棘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于促进忻州市生态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加快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5月30日,忻州市林业局召开局机关2018年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系统梳理了省政府及省直部门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政策安排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创建“晋西北沙棘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工作任务,多措并举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主体为相关县县级人民政府,牵头责任部门为县林业局;要求各县林业局按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中县政府成立的创建特优区工作领导组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市林业局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晋西北沙棘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统一领导形成强大合力扎实做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各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编写了《忻州市林业局2018年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指导手册》,要求各县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细化目标任务,鼓励技术创新。要求各县对照完善上报的《创建方案》,结合国、省重点工程项目认真开展工作,完成制定的沙棘种植和省级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沙棘林改造任务。同时对《创建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建设内容也要同期推进,确保完成。鼓励各县以沙棘产业为平台,依托沙棘加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沙棘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并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沙棘产业高级技术人才开展沙棘新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沙棘病虫害防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检查考核。市林业局要求各县确定专人于每月25日前上报考核评价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年终进行单独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县林业生产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
目前,岢岚、五寨、偏关、静乐4个县已完成占年度计划任务89%的沙棘种植、占年度计划任务81%的沙棘林改造,其他建设任务也在有序推进落实中。岢岚县境内有沙棘林42万亩,其中野生沙棘林30万亩,人工沙棘林12万亩。为了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全县在6个乡规划实施10万亩沙棘工业原料林改造项目,总投资1.1亿元。2018年,岢岚县在神堂坪乡实施1万亩示范工程,按照“政府引导、主体带动、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示范摸索,总结出了“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五位一体利益联接模式,通过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沙棘林,带动社员(农户)劳务增收和入股分红,企业保底收购,助力增收脱贫,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入社贫困社员人均增收。同时,在李家沟乡、水峪贯乡、西豹峪乡、阳坪乡、岚漪镇实施5万亩沙棘林改造,目前,改造任务已完成4.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