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果农迎来新希望

  这几天气温开始回暖,对于果农来说,此际正是修剪果树的好时节。

  近日,记者到辽阳市文圣区罗大台镇孙庄子村采访。尚未走进村里,便听见不远处果园里传来“咔”“咔”的响声,并随声响起一段段树枝落地声。原来,这是村民乔树江、李凤艳夫妇和梁振东、李桂芬夫妇正在自家的果园里给苹果树剪枝。他们两家果园地连地,树挨树。

  记者随即与李桂芬攀谈起来。她告诉记者:“剪枝要在清明前完成,地多的就得往前赶时间,说不准哪天又下雨,谁家又有事儿,就得提前干完。你瞅这地,泞透了,过两天气温再回升,这地陷脚,泥都没鞋帮。”四个人的鞋底都沾满了稀泥,裤脚都被泥巴沾染,迈步很小心,为的是防滑。

  “大哥,剪枝是剪啥样的树枝?”记者问道。“剪枝就像间苞米苗,把太密的枝丫去掉。”梁振东回应。“那你们接受过培训吗?”“以前也听过课,也向老果农请教过,更多的是自己多年来的琢磨和实践。”

  丈夫拿着树剪剪枝,妻子一手拿着药盒,一手拿着牙刷蘸着药液在剪口处涂抹。这两对夫妇配合得一致,只不过涂抹的药液有黑有绿。“抹这药是干啥的?”记者问。“管保护作用的,就像人的皮肤拉了口子,上点儿药消炎。”李桂芬回答。“那咋颜色不一样?”“配料不同,但作用一样。”

  正唠着,又听见附近传来两个人的对话。“老莫大哥,忙哪!”“哎,来了兄弟。”两个男子走进了旁边莫大哥家的果树地,互相打着招呼。“上回你告诉我剪枝买锯,你说我买大齿的锯还是小齿的?”“买大齿的呗,小齿的不好使。”两个人的对话清晰入耳。

  李桂芬告诉记者:“这两个人是西马峰的,头几天来了一回,是专门来学习剪枝技术的。”“听说咱辽阳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了,我们果农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李桂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