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蒜薹丰收供需实现双赢

  当前,我市早熟蒜薹已到了收获季节,最早的已上市一周左右。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杞县苏木乡,这里的大片农田都种植着大蒜,众多蒜农分散在农田中正忙着抽蒜薹。田间地头、公路周边,抽蒜薹、捆蒜薹的蒜农忙得不亦乐乎,众多商贩则分布在公路两侧收购蒜薹。

  在一处蒜薹收购点前,黄庄村45岁的村民王先生正将自家的蒜薹运过来出售。杞县大蒜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学民说,虽然全市早熟大蒜种植面积并不大,但从种植大蒜的角度来说,蒜薹在短时间内必须抽完,不抽会影响蒜苗生长,从而影响大蒜进入膨大期,造成大蒜减产,所以蒜薹集中上市,对价格自然会产生影响。从总体上看,今年蒜薹价格较去年同期略低,但因种植面积大,又获得大丰收,价格波动目前在正常幅度内。

  该县圉镇镇孟大庄村民孟宪民今年种植了10多亩大蒜,其中3亩多是早熟大蒜。他的蒜薹已在两天前基本售完,平均价格在每公斤3元左右,每亩地蒜薹收入达700元。“俺也没雇人,都是俺两口自己干的,这个价钱还不错。反正蒜薹必须得抽,不然会影响大蒜生长,这算是额外收入。”

  杞县是大蒜种植大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左右,所产蒜薹品质好、无公害。记者昨日在鑫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看到,该市场蒜薹交易红火。据了解,来自河北、山西、山东、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的客商云集杞县,每天都有三四千吨蒜薹从杞县运往全国各地。“今天晚上发车,明天一早蒜薹就摆到了武汉的各大超市,在那边,每斤能卖到2.5元左右。”一位姓姬的湖北客商说。

  黄学民认为,不管是蒜薹还是大蒜,价格过低过高都是不正常的,都是恶意炒作的结果。一旦价格过高或过低,国家也会立即出台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让其保持在合理价位。“今年早熟蒜薹目前的平均价格在每公斤2.5元上下,算不上高,但也不是低价位,对消费者和蒜农来说这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预计全市尤其是杞县晚熟蒜薹将会在“五一”后集中上市。为应对难以预测的蒜薹上市集中期,短期出现量大、销售缓慢、价格波动等现象,杞县县委、县政府未雨绸缪,出台了相应措施:对冷藏企业收购蒜薹进行补贴,调动收储企业的积极性;积极动员境内蒜商收购蒜薹,通过电商销售平台等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东南亚蔬菜市场;动员教育、卫生等机构及全社会力量收购蒜薹,支持蒜农;动员杞县本地经纪人联系外地客商来杞县收购蒜薹;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叫响杞县大蒜品牌,营造良好的销售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杞县交易。同时,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提高贫困户收入,政府还将出资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各贫困户的蒜薹。

  市农林局局长曹晓伟认为,我市尤其杞县大蒜已经形成富民强县的大产业链条,就生产环节而言,除种植规模化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基地产业化的作用,着力调优品质结构,拉长上市期限,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