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西桂林泗安村月柿支柱产业全面升级

  2017年,桂林市泗安村月柿种植面积近4000亩,是嘉会镇月柿核心农业示范区,通过致富带头人培训、整村推进标准化培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平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推进泗安村月柿产业全面升级。2017年泗安村月柿年综合产值达到2400万元,形成脱贫的主导产业。

  “今年加工月柿生果6万斤,网上销售优质霜饼约5000斤,毛收入5万元,收货商上门收购1万多斤,收入约4万元,一家人忙碌到头,赚个好几万,除掉成本、生活用的,一年还有结余,这得多亏了蒋书记。”说起今年的收成,泗安村一村民喜滋滋的。

  村民口中的蒋书记是广西桂林市干部培训管理办公室派驻泗安村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蒋洪林。蒋洪林刚到泗安村就深感责任重大,“村子劳动力少、支柱产业薄弱、典型的空壳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就剩下老弱妇孺,一年又一年熬到头。”说起以前的泗安村,蒋书记感慨道。摸清了村内的实情,蒋书记决心改掉这种面貌。

  整村科技推进,产业全面提升。

  一是经过与后盾单位的协商,在村内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通过为致富带头人宣讲“三农”优惠政策、“互联网+”电商培训、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让泗安村50多名学员受益匪浅,感到了在农村发展的机遇,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愿留在乡村争当致富带头人。

  二是和县农业局推进整村科技农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化种植月柿、月柿病虫害物理防治等,让泗安全村人民了解如何种植月柿更高产、更安全、更增收,经过全村人的学习和努力,泗安月柿产业全面升级,不仅月柿增产增收迈上新台阶,还获得了县级“月柿种植核心示范区”称号。

  推进电商平台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蒋洪林一直想改变收购商上门收购的传统销售模式,希望通过“特色种植+合作社+企业+互联网”的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让互联网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

  多方调研、多处争取资金、实行电商培训、协调土地流转……蒋洪林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2016年11月,恭城首家电商扶贫工作站惠爱电商平台在泗安村揭牌成立,让泗安月柿搭上电商“快车”,利用“特色种植+合作社+企业+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打破月柿产品传统销售渠道,让泗安月柿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蒋洪林介绍,惠爱电商平台还有培训孵化的功能,通过培训有知识、有文化、有意愿的青年发展电商平台,以点带面,扩大网络销售范围,让电商走进泗安的家家户户,以全新的销售方式提高月柿产业收入。目前泗安村带动发展电商20多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月柿产品约万斤,增收20多万元。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好产业发展基石。

  为抵御市场风险,通过技术降低自然天气对于月柿产品的不利影响。蒋洪林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建设柿饼专用烤房、冷库。2017年,申请到自治区资金200万元,用于建设烤房、冷库,该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18年底投入使用。据了解,烤房120多立方米,可有效抵御霉雨天气影响,另外通过改进产品工艺,可加工不同种类的月柿产品。冷库建设面积500多立方米,用于储藏月柿产品,有效延长产品销售期,解决月柿产品上市时间短、竞争力弱的局面。

  深度挖掘月柿文化,打造泗安月柿品牌。

  产品有没有名气,将直接影响销售量,影响村民的钱袋子。蒋洪林尝试过朋友圈发布、微信网店、地方新闻媒体报道等宣传方式,但收效甚微,许多人并不知道“泗安月柿”这个品牌,甚至月柿品牌这个概念在当地村民眼中是陌生的,没有人去关注这个虚而不实的东西,但蒋洪林却深刻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他开始想让月柿与文化相融,让大众感受月柿文化的同时关注到“泗安月柿”品牌。

  2017年11月,泗安村举办了恭城首届“刨柿节”,把村民平时用于农业生产的“刨柿子”技术,寓“劳”于乐。“刨柿节”吸引了南宁、柳州、桂林的大批游客前往泗安村参与“刨柿子”,打上“泗安月柿”品牌的柿饼供游客免费品尝,风味独特的口感,软糯香俱备的“泗安月柿”给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味觉感受。“刨柿节”结束当天,共销售“泗安月柿”自主品牌柿饼共1000斤,销售额为1万元,另接收网上订单合计销售额三万余元。“刨柿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打响了泗安村的名气,还带动了“泗安月柿”自主品牌柿饼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