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合作社里话增收

  数九寒天,持续低温,薄雾笼罩下的皖北乡村显得分外寂静。

  1月31日,记者在安徽宿州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草莓种植基地却看到另一幅景象:工人们穿着单衣,拎着篮子,在草莓大棚里穿梭,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草莓进行分类和装箱。泗县邦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尹永平向记者介绍,由于今年秋冬时节光照充足,加之管理得当,草莓提前成熟上市,这样忙碌的场景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这里的草莓长得漂亮吧!你们看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而且还特别甜。无公害绿色食品,赶快尝一尝!”正在大棚里忙活的朱德俊是石梁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对这一棚的草莓有着别样的感情。朱德俊说:“我用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有分红,在合作社里打工也有收入,脱贫致富它们功劳大着呢!”朱德俊谈起入股合作社,赞不绝口。

  朱德俊口中的合作社,是2012年由石梁河村民尹永平发起,村里致富能人共同出资组建,专业从事草莓种植与销售的泗县邦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墩集镇结合本地实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鼓励和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尤其是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合作社已逐渐成为该镇促进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专业服务组织与贫困户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的发展路子。

  据介绍,泗县邦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30人,其中贫困户4户。基地草莓种植面积1500多亩,全年带动260人实现就业增收。“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保障。

  贫困户尹付平高兴地说:“以往都是各种各的,害怕果子不达标,又担心不好卖,就没敢种草莓。现在好了,合作社负责大部分事情,我们也能把心放在肚子里专心种大棚了。”

  尹付平家有四口人,生活原本和和美美。出生三个多月的孩子突然被查出先天性脑萎缩,给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为给孩子治病,尹付平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更欠下了大笔的外债。听说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不仅能担保办贷款,还有“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夫妻俩一合计,决心将种草莓的计划提上日程。学技术、搭大棚、育苗、施肥、除草……夫妻俩悉心管护,精工细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他们两个大棚的草莓纯利润超过三万元。“这么大的个头,又红又甜,特别讨人喜欢。”尹付平激动地用手比划着。夫妻二人拿着一摞钞票数了一遍又一遍。尹付平说:“头一次见过这么多钱。党的政策好,我们决心跟着合作社好好发展,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自成立合作社以来,石梁河村的草莓就没愁过卖。通过把全村分散种植草莓的农民抱成团,捆绑资金,形成集聚效应,取得了规模效益。尹永平说:“以往各家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果子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卖不上价。现在不一样了,合作社已经形成完备的生产运营模式,标准化生产,注册了商标,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有口碑有品质,产品根本不愁卖。”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坚持开方前先把脉,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把扶贫政策与镇村发展结合,推广‘一村一品’,把合作社与农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努力让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发展。”墩集镇党委书记郑文举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