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市农民种植的西红柿走出国门

  “如果这个西红柿新品种试种成功,那么2018年我们全村就改种这个品种。”2017年12月28日,阜康市城关镇头工中心村西红柿种植大户李爱玲一边忙着在温室大棚试种新品种,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李爱玲的“头工牌”西红柿已经进入乌鲁木齐市多家超市,并且走出了国门,远销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

  这几天,阜康市卫计委驻城关镇头工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邀请新疆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给当地的农民培训种植技术。2017年夏天,李爱玲种植的新品种西红柿很受市场欢迎,每公斤收购价超过2元。但李爱玲仍然不敢懈怠,不断充电。

  2017年,是李爱玲种植西红柿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大丰收年。

  李爱玲告诉记者,1993年她就开始种植西红柿了,那时她26岁。

  头工中心村距阜康市区两公里,村里有256户958人,人均耕地3.8亩。从2000年以来,晚熟西红柿一直是头工中心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3年,头工晚熟西红柿协会成立;2007年,升级为合作社。拥有20亩地的李爱玲是头工中心村的西红柿种植大户。

  可是,前几年,由于村里农用机井管理不到位,农田基础水利设施薄弱,连片的土地浇不上水,全村西红柿种植面积一减再减。

  “当时,我家地里的西红柿苗一半遭了虫害,结出的果实大小不一、品相各异。”李爱玲说,老客户都不来了,种植大户都有些灰心。

  自治区实施“九大惠民工程”之后,头工中心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阜康市卫计委驻城关镇头工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董俊华说,2017年2月,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很快就制定出炉了《头工中心村农用机井管理暂行办法和滴灌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意见》。2017年4月,75万元的民生项目资金到位,耕地滴灌提升改造工程很快上马。

  “对我们来说,灌溉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我家的地全部使用滴灌,水足了,西红柿才长得漂亮!”李爱玲说,“我特别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给我们发放了预防西红柿溃疡病的药,还免费安装了生物杀虫灯。他们不仅给我们联系订单,还把农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给我们培训。”重在预防,早早施药,这是李爱玲从农业专家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

  2017年,在头工中心村“农牧民夜校”,来自自治区和昌吉州的农业专家和本村种植能手轮番讲课,就如何加强晚熟西红柿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保证晚熟西红柿丰产丰收等问题进行培训。

  效果是明显的。经专家检测,当年种出的“头工牌”西红柿个头均匀、皮厚、果实大、储存期长,就是冷冻保存一个冬天后营养含量仍然很高。目前,合作社已经成功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

  2017年夏天,头工中心村的田地边,停满了来拉西红柿的大卡车。7月,李爱玲就已经入账20万元。

  “这个西红柿真攒劲!”这是李爱玲听到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