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孝南乡村振兴的产业路观察

  技术改良让传统桃子身价倍增,设施大棚的智能调控系统能够自动调控光温水气,为茶苗、秧苗、菜苗提供最优的生产环境,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营销……

  孝感孝南区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高新产业、推广新技术等抓手,促进科技强农惠农,激发农村创业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颗桃子的华丽转身

  “大红袍”,是孝感的传统桃品种。

  在西河镇的六悦红果业桃园基地,六悦红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君三把“大红袍”做得风生水起。

  全国桃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国怀教授长期带领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个团队,在六悦红开辟了一块示范果园。因此,六悦红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种植技术。

  通过技术改良,六悦红让“大红袍”有了升级版??新“大红袍”。果枝保持在一棵树60至80支。有的桃子一个就有半斤重,亩产虽然只有1800公斤,但每公斤批发价能达到6元。同时,根据品种、上市时间不同,亩产值在4000至10000元,每亩收益在2000至7000元。

  新品种在尽量保持原有口感的同时,在个头和储存期上,都有了明显提升。凭借技术优势,六悦红桃子的上市周期从5月一直延续到9月,赢得市场先机。

  水果品质高,故而价高且旺销。在销售模式上,六悦红合作社增加了“互联网+”的元素,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拓宽了销售渠道。

  在六悦红,每一颗桃子都有它的使命。一些卖相不好的小个桃、破损桃,全部以每公斤0.6元的价格卖给附近的酒厂,用来酿桃子酒。据王君三称,今年以来,六悦红累计有1万多公斤桃子被送去酿酒厂。

  老百姓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让王君三感受强烈:“农业不能再单纯追求产量,必须走品质发展之路。”

  目前,孝南在桃系列产品开发上不断突破,已经有桃胶、桃酒等成熟的产品。产业链拉长了,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提升。

  “智慧农业”显身手

  距离六悦红果业基地不远处的福良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育苗工厂,秧苗的生长如何?病虫害防治需要做些什么?这些问题,依靠农业物联网就能解决。

  福良山公司拥有当前我国最先进的智能温棚68栋,具备每年繁育无性系茶苗1.5亿株,大田水稻机插秧苗24万亩,瓜果苗3亿株的生产能力。

  园区致力打造“智慧农业园”,采取“互联网+物联网”运营模式,搭建生产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电子商务和信息发布四大平台,实现了园区管理自动化、专家咨询在线化、监测操作远程化和产品销售实景化。

  通过物联网,工人就能对温室大棚农作物进行光照、水、肥、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自动化精准管理,确保农作物在最佳状态下生长;利用手机和电脑,实现远程监测与操作,确保随时随地掌控、操作设备。通过电子在线平台,农户能使用手机或电脑,直接与公司聘请的菜果茶专家视频对话,专家咨询指导更为便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联网,把企业的产品、生产全过程展示给客户,实现农产品网上实景销售。

  公司负责人乐子华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建设移动互联网销售平台。建成后,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观看本公司产品实景,定购本公司的产品。现在公司大约有20%的产品通过电商实景销售平台销售。

  目前,福良山公司已建成大别山地区最大的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具备年产鲜茶30吨,繁育茶苗1.5亿株,产值6亿元的能力。

  “双向流通”培育新业态

  郭自华经营的地心农场餐厅里,干净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着农场自产的鸡蛋、鸡肉、大米等绿色农产品。

  餐厅的电视播放着自己农场养殖、加工画面,郭自华说:“让顾客看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把农产品摆在餐厅供消费者观看、触摸,让他们对我的农产品留下绿色、安全的印象。”

  2013年,郭自华在陡岗镇万安村成立自华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养殖业。除了网点销售外,他还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微端平台试行田地、土鸡认养模式:消费者投资认养,他代为管理。

  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华家庭农场的发展蒸蒸日上,如今,最多时一天通过快递卖出的土鸡蛋就有700件之多,按一件60元的价格,一天的外销收入达42000元,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达到80万元。

  投身电商“蓝海”,孝南农业经营主体竞相亮相“线上”平台,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渐入佳境。孝南50家网店“店主”携手在淘宝上销售本地8大类、百余种农副产品,年销售额5000万元。

  孝南圣贤网络科技公司,通过微平台,日销鸡、鸭蛋10万枚,顺利解决当地养殖户蛋品滞销难题。金卉公司网络周边苗木协会会员,通过微信群接收全国订单,组织货源销售,网上年交易额700万元左右。

  记者手记

  抢占农业现代化制高点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如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在孝南悄然兴起,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所突破,已成为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互联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为路径,加速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是重大发展机遇。互联网让农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相当于对产业链全要素进行重组,这让“靠天吃饭”的农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销售风险,同时也倒逼农企更加注重品牌、特色。

  乘互联网东风,从供求两端发力,农村电商在推动农村生产、扩大消费、优化农村市场环境、转移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与传统产销模式相比,农村电商使原产地直销成为可能,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效率。

  农村电商工作涉及面广,唯有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才能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注入更为充沛的动力。同时,要强化政策引导,让更多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触网”,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各产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