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韭菜戴上身份证百姓吃上放心菜

  在沂水县沙沟镇于家双沟村的惠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随着一张张追溯二维码的打印张贴,每一户种植的韭菜有了自己专属的“身份证”,每天6万斤韭菜在戴上“身份证”后,将被销往青岛、上海等大城市。

  为了让群众吃上放心韭菜,沂水县为韭菜打造了专属的“身份证”--追溯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韭菜产品的身份清楚地呈现在面前,种植户信息、基地信息、农事操作信息、检测信息一目了然。

  为做到一户一证,绘制韭菜产品放心地图。将种植面积超过0.5亩的韭菜地块纳入“放心韭菜”地图,通过对韭菜地块的精确标注和地块定位,详细了解每个地块的名称、面积、种植模式(露天、小拱棚、大棚)、预计上市时间、主要流向(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信息。

  为做到一户一证,详细登记农事操作信息。把传统的纸质农产品生产记录本变为网上电子台账,使枯燥的信息记录成为了网上种植、浇水、施肥、用药、采收的“偷菜”游戏,确保韭菜产品一户一地块一农事操作信息,增强了农户自觉进行生产记录的积极性。

  为做好一户一证,逐户检测上市韭菜产品。韭菜产品在上市前3天,取样至化验室,开展农药残留速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身份证”的打印张贴。

  为做好一户一证,加大了监管排查力度。农业部门和食药部门把韭菜“双证制”的实施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坚决做到没有“身份证”的韭菜不准出产地、不准入市场。对检测不合格的韭菜进行就地销毁,并追根溯源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