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连年丰产有效带动低收入户增收
昌平区食用百合种植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在区农委的总体协调指导下,专业农业种植合作社紧密联系广大种植户,积极探索食用百合的种植经验,初步构建了以产销季为单元的“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持续推动食用百合种植工作开展,同时也有效带动了低收入户增收。
今年的百合秋收季,由北京青年报和市农业局联合举办的“十万家庭进园区”体验京郊农产品农业观光活动走进我区流村镇北庄村北京园霖昌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50多名市民亲自体验了采收新鲜百合的乐趣,活动向城六区市民有效宣传了我区的食用百合产业,将有助于拓宽百合销售渠道,进而带动扩大百合种植面积。
昌平区2014年开始发展种植食用百合产业,从试点开始,逐步扩大推广范围,拓展产业链条,探索出成熟的工作模式:即区农委负责总体部署和协调,督导和验收;镇级政府作为主管单位推动落实;村委会负责具体实施;各种植户按照要求完成种植和采收;专业农业种植合作社面向种植农户提供培训、保底回购和销售,形成了以产销季为单元的“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确保了项目实施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
昌平区开展食用百合种植工作以来,依靠不断拓宽的销售途径,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70余亩扩大到了今年的200余亩,按照每亩产出1000斤保守估计、每斤10元的保底回购价计算,预计农户的纯收入将从2014年的7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