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种菜成农学学生必修课

  “我们种的都是有机菜,平时管得很认真,菜地精耕细作,品质要比市场上的好很多……”看着菜地里的蔬菜,浙江杭州临安区的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业172班班长朱瑜说,进入大学以来,大家已经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前往校园农作园除草、浇水和施肥。

  到农作园种菜,是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农作园的每一块蔬菜地就是课本、农具是实验器具,学生平时上课的地点在菜园子里,考试也是在菜园里。

  据悉,浙江农林大学从1958年建校第一天开始,就将劳动课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鼓励全校学生参与校园绿地管护、卫生清洁等,还组织同学参与挖番薯、割水稻、收大豆、玉米,播种土豆、油菜等劳动。

  浙江农林大学认为,和一般同学相比,农学类的专业更需要加强农作技能的培养。从5年前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园里开辟了面积达近百亩的学生农作园,并将相关土地分配给大一、大二农学类专业班级,鼓励这些班级的同学在菜地里种瓜种菜,利用课余时间管理菜地、开展生产劳动。

  有了属于班集体的菜地后,学生们有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作生活的机会,如何经营管理好菜地,也成为了每个同学关心的内容。通过参与劳动,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也逐步形成了尊重劳动、感恩自然的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事农业生产,浙江农林大学还专门聘请资深农民为技术指导,引导学生参与施肥、翻整、起垄等劳动生产,同时选育各种果蔬的小苗,分配给学生耕种。

  该校农作园技术指导叶志明说:“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鼓励大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果蔬,不仅能够见证果蔬的种植和生长过程,增强从事农业的动手能力,还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对于各个班级管理的菜地,同学们非常自信:“我们种的菜,种子是老师选育出来的好品种,而且我们利用校园里的枯枝落叶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此外,我们浇的水是学校后山水库的山泉水;结合作物不同阶段需要,我们浇水、播种、翻土的时间和方法也更加科学,我们相信一定能种出最好的蔬菜。”

  对于学生参与种菜等劳动,农学院师生都认为很好。现代农业172班学生周涵越表示,通过参加劳动,从不逛菜市场的自己,不仅认识了很多蔬菜,了解了不同的蔬菜如何施肥管理,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农具,同时也加强了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他认为,大家滴下了劳动的汗水,收获了友情、果实和团队精神。

  除了农学类专业参与种菜外,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浙江农林大学还在学生公寓寝室里布置了二十四节气图、在学生活动场所布置了农耕文化展,将拥有近3000种植物、总面积将近3000亩的校园,全部“承包”给学生义务管护,鼓励同学通过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