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种椰林追上加工需求

  椰子全身都是宝,除了椰子水能喝、椰肉能吃外,椰肉还能加工椰奶、椰子糖、椰子油,椰子壳能做椰雕或活性炭,椰衣用来做椰棕床垫或栽培基质。

  海南椰子半文昌。然而谁会想到原料短缺、种植跟不上加工,竟会成为制约当地椰子产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

  加工强种植弱90%椰子靠进口

  经实地统计估算,仅文昌县城一晚上就要喝掉4000多个椰子,海南一年要喝掉1亿多个。文昌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郭勇告诉记者,每年海南全岛椰子产量不到3亿个,需求量却是10倍左右,其中90%要靠进口。

  海南椰子产业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椰子加工业一半以上集中在文昌,全市工商登记的椰子加工企业198家,加上大小作坊约400多家。郭勇担心,近年来东南亚国家逐步限制新鲜椰果出口,改为出口初加工原料,这将进一步制约当地椰子加工企业发展,“有计划扩大椰子种植面积势在必行”。

  “加工强,种植弱,一直困扰着文昌椰子产业。椰子产业要发展,规模化种植少不了,必须用利益引导农民主动种植。”文昌市农业局局长吴敏认为,种植椰子对当地农民增收很有帮助,十多年来,椰子鲜果的市场价格只涨不降。

  “只有椰子品牌打出来,销售价格上来,农民有钱赚才会多种植,文昌椰子产业才能越做越大。”吴敏介绍,今年9月“文昌椰子”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加快椰子品牌建设,该市提出三年30万亩的椰林造林工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椰子所”)是我国唯一从事椰子研究的科研机构。该所副研究员范海阔告诉记者,海南种植椰子有几个优势,能有效缓解加工原料供需不平衡问题,能增加老百姓收入,能起到防风固岸的生态效果,还可以增强海南椰风海韵的旅游特色。

  椰林工程巧布局高矮椰树各有千秋

  “合理规划、加强管护,是海南总结之前百万亩椰林工程的经验所得,要合理区分布局加工原料林和鲜食果林。”范海阔为文昌市新一轮椰林工程提了几点建议,沿海地带主要种植海南传统高种椰子,防风效果好、但生育期长,这个需要政府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给予一定扶持。市场化种植方面,主要选择开花结果快的矮种椰子新品种,通过增加鲜食椰子有效供给,来置换出传统高种椰子果,用于加工。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让文昌人印象深刻,台风过境之处的木麻黄海防林全部摧毁殆尽,而椰子树却很少被吹倒吹断。范海阔直言,在海南防风和抗风效果最好的海防林莫过于椰子树,生态和景观效果俱佳,海南应该用椰子林有序替代木麻黄等海防林。

  据介绍,文昌30万亩椰林工程以本地高种为主,对海防林进行补充,同时配套一部分矮种椰子,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文昌市副市长符策万告诉记者,为了杜绝只种不管,此次椰林工程采取“政府+企业”认种,按成活率每株给予农户相应补助。

  文昌市抱罗镇村民吴多钧是海南较早种矮种椰子的人。吴多钧说,椰子种植不挑地,只要水肥到位,沙地、红土地、山上山下都能种,又不像其他水果那样赶周期,成熟后在树上挂三四个月都没问题。

  “在海南做农业,人工成本吓死人。”之所以种椰子,吴多钧说,除了抗台风外,更重要的是管理成本低,市场行情好。矮种椰子开花结果时间跟其他水果差不多,但管理简单,不用修枝剪型、疏花保果、套袋打药,只要水肥到位就行。铺上滴灌带,工人只需除草、施肥,一亩地才种18株,采摘时车直接开到树旁,夫妻俩可轻松管理100亩。

  标准化种植品质高每亩收益7000元

  如何让下游产业拉动上游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文昌市政府希望热科院椰子所从种苗选育、标准化栽培到产品分级等方面提供全程技术标准,系统发力,推动当地椰子产业向好发展。“只有种植标准化,才能保障产品质量统一,下游加工品产值和品牌才能相应提升。”热科院椰子所副研究员孙程旭说,近年来,热科院椰子所先后制定了椰子种质资源、种苗繁育、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控等一系列种植管理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并用于实际生产。

  传统高种椰子生育期过长,是造成海南缺少大规模商品化椰子种植的主要原因。热科院椰子所自主选育的“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等矮种椰子新品种,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

  从实际种植情况来看,矮种椰子3年半就可结果,丰产期平均每株可产120?140个椰子;高种椰子则要7年多才能结果,产量每株只有60?80个。新品种椰子口感好,地头价最低5元一个,而且收购商自己到地里采摘。

  在市场需求和科技保障驱动下,这两年海南规模化种植椰子的农民越来越多,全省开花结果的矮种椰子达到4万多亩。热科院椰子所育苗基地的矮化椰子种苗,年年供不应求。孙程旭笑着说:“科研人员自己喝个椰子都要登记,即使椰子所严格控制种质基地的椰子鲜食量,全部用于育种,种苗仍供不应求。”

  但新品种推广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是种苗贵,一株要120元左右,是传统高种椰子的十倍;二是种植相对分散,很难形成合力。不少种植户希望政府能够在购买种苗方面提供部分扶持。

  “文椰3号”每年为吴多钧带来近百万元收入。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按5年正常结果来算,一亩地18株椰子,苗钱2000元,地租1000元,人工费500元,水肥500元。每株平均产果100个,每个卖5元,纯收入轻松达到7000元。

  “做农业,每亩能有7000元收益已相当不错。”孙程旭希望海南农民能改变观念,不只把椰子树当成景观树,房前屋后种几株,有多少收成算多少。椰子是最具海南特色的稀缺性经济作物,矮种椰子完全有条件进行规模化市场种植,如果结合休闲农业、林下种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非常可观。

  符策万介绍,为了改善上游弱、下游强的现状,文昌市政府将牵头成立椰子种植协会,在热科院椰子所科技支撑下,建设椰子集散地,制定全产业链种植管理地方标准,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加快文昌椰子品牌建设。

  “只有做到规划、政策、品种、管护统筹协同才能真正将海南椰子产业做大做强。”符策万指出,海南亟须设立椰子育苗资质门槛,尽快规范种苗市场,减少国外未经驯化的种苗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