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俄李子苹果杏等水果检出携带有害生物

  上周11月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AQSIQ)发布了关于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的预警表。名为《关于加强出口欧亚经济联盟水果检疫监管的警示通报》,在11月6日所拟定的“质检动警【2017】第40号”,质检总局中的报告中指出,邻近中国的俄罗斯在近期已向质检总局通报了12份输俄水果检出携带有害生物的违规情况,而当局也已加强对输欧亚经济联盟水果的检验检疫,避免中国果蔬商出口含有有害生物的果蔬至欧亚经济联盟再一次发生。

  据了解,在《关于加强出口欧亚经济联盟水果检疫监管的警示通报》中,质检总局表示,自今年7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已开始实施《关于批准欧亚经济联盟海关关境和海关边境应检产品和应检项目的统一植物卫生检疫要求》(第157号决议)、《关于批准欧亚经济联盟检疫对象统一的清单》(158号决议)以及《关于批准欧亚经济联盟关境内保障植物检疫的统一规定与标准》(第159号决议),并加强了相关产品的查验。近期,俄罗斯向质检总局通报了12份输俄水果检出携带有害生物的违规情况,主要包括李子、苹果、杏等水果。

  鉴于此,质检总局发布了预警措施,要求各局按照欧亚经济联盟第157号、158号、159号的决议要求,加强对输欧亚经济联盟水果的检验检疫,不得带有欧亚经济联盟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此之外,质检总局也表示,输欧亚经济联盟产品的植物检疫证书的附加声明应指明出口产品来自第157号决议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非疫区、非疫产区和(或)非疫生长点。

  最后,质检总局也表示,此警示通报有效期为6个月,而各局如果在执行中遇到任何问题,应当与总局动植司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