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补贴蔬菜大棚不妨多点“阳光”

  近日,海口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我市2015年蔬菜大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四项扶持蔬菜生产方案和意见的通知。大力推进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大棚建设,提高冬春季保温防虫、夏秋季降温防风防雨防虫的功能,提升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尤其是叶菜基地的生产水平,平菜价,保供给、促增收;采取补贴政策,促进海口市夏秋季蔬菜正常生产;蔬菜种植贷款贴息,提高蔬菜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叶菜,促进蔬菜全年均衡上市。

  为平抑菜价,海口打出了组合拳,虽然措施基本相似,但有此作为还是值得我们为其点赞。只是,效果会否达到预期,让民众满意,无疑值得进一步审视,我们期望相关部门能够交上满意的答卷。就补贴蔬菜大棚来说,近年来海南各地都有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反倒滋生了腐败,去年以来的审计就发现了大量腐败案件,处理了一部分人。

  补贴蔬菜大棚本来是件好事,对平抑菜价有长期效果,之所以导致腐败丛生,根本原因就在于资金使用不透明,缺乏有效地监管。从申报到验收的整个过程,相关部门没有严格把控,甚至一些人还相互勾结,通过虚报等方式骗取财政补贴。好事当然要办好,否则不仅白忙,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群众吃平价菜的权益。就此而言,如今再拿起补贴大棚的利器,就该把事做好。

  对此,笔者认为,海口可以好好吸取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在补贴整个过程中,不妨多一点“阳光”,对于补贴蔬菜大棚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加强细致的把关和审计,强化资金使用后期的责任审计和追究,倒逼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更重要的是,需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让补贴蔬菜大棚的过程透明化。只有监督的“阳光”充足,蔬菜大棚这块“土地”才会肥沃,结出硕果。(寇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