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县:寿桃丰收喜悦爬上果农眉梢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10月10日,高亢、喜悦、清脆的歌声从桃园里传来,欢声笑语、歌声阵阵。平山县南甸镇南策城村千亩寿桃基地上的桃子熟了,果农们正在收获劳动的果实。丰收的喜悦绽放在果农们的脸上,幸福的歌声情不自禁从心底里飞出。
在寿桃基地内,饱满硕大、色泽鲜艳的中华寿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正采摘、装箱,忙得不亦乐乎。桃园停车场上,个头硕大、鲜艳欲滴的中华寿桃早已装满了箱,整整齐齐地等待外运销售。
正在自家桃园里忙着采摘的果农杜素方随手摘下一个桃子说:“看咱这桃子长得多标致!今年寿桃价钱好,能卖到六七元一斤。国庆、中秋假期,市场需求挺多,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杜素方算了一笔账:自家有十五亩桃园,一亩地产三千多斤,按保守数字算五元一斤,这一季收入就能到二十万元左右,可谓满满的收获,满面的笑容,满心的喜悦。
多年来,南甸镇南策城村就以盛产个大味美的中华寿桃而闻名,不仅吸引来大量客商,也吸引来大量游客采摘观光。春天游客过来赏花赏景,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变成旅游、采摘、品尝果实。千亩寿桃种植基地已成为各地游客自由采摘、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今年以来,平山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立足饮用水源地和省会西部生态屏障的实际,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好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大力推行“美丽乡村+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农业园区+扶贫”模式,谋划实施10大脱贫攻坚工程,培育扶贫龙头企业34家,建成规模化农业园区25家,发展旅游专业村30个,种植特色产业园21.5万亩。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科技农业园等龙头园区、龙头企业的排头兵作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高标准、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林果种植、黑木耳、蔬菜、中药材,奶牛、奶羊养殖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日臻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基地示范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该县将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整合资源,全县域规划、全方位发展、全业态融合,打造发展全业态、全链条,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式的特色高效农业聚集区,让“大农业”成为农民的“致富源”。
“为方便外来游客进园采摘,镇上专门开展了环境整治,整修了园区道路,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建设了寿桃文化墙,园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这里栽植了很多品种,每年过了四月份,游客随时都可以来观光采摘,可以说是季季有果、四季有花。”果农杜法法笑呵呵地说。
仇书光家是邻村齐家坎的,家里六七亩坡岭地紧挨南策城村寿桃基地。前两年,他用自家承包的土地入股,种植的果树由园区统一管理,自己就在自家地里打工。“快看咱这桃子长得多好,看一眼就让你直流口水。俺们除了园区分红,还能在基地里干活儿挣工资,如今果农的生活比桃子还甜啊!”仇书光笑得合不拢嘴。
这不,游客王女士正在寿桃基地边采摘边拍照。据她说,她已经连续四年来这里采摘游玩了。现在许多城里人在节假日都会选择带朋友、家人,来平山采摘观光,欣赏红色老区的壮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