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区太平镇:小冬枣成就农民大产业
日前,以“皇家贡枣,魅力崔庄”为主题的天津滨海皇家枣园第八届采摘节在太平镇崔庄村冬枣驿站古戏楼开幕。为期一个月的冬枣采摘节将为游客们奉上冬枣开园采摘、赛枣会、传统文化展示、农家乐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如今,在太平镇,小小冬枣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
据了解,近年来,太平镇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规划农业,用现代生态体系提升农业,尤其重视冬枣产业园区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如今,该镇的冬枣产业已成为新区特色生态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强力带动新区冬枣产业
在太平镇崔庄村,目前共有冬枣1500多亩,仅古冬枣园就占地928亩,其中600年以上树龄的枣树有168棵,400年以上的有3200多棵。在该村,小小的冬枣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去年我们的冬枣产量在40万斤左右,冬枣节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崔庄村党支部委员徐林成告诉记者,今年的“冬枣采摘节”通过集中展示冬枣文化,进行科技交流与成果推广,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进行冬枣种植及加工招商引资活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其中冬枣及其加工品销售380万元,农家院和其他经营性收入7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崔庄冬枣节首次尝试电商平台销售模式,该村与天津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开展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等合作,市民通过网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吃上600年古树产出的冬枣。“冬枣采摘节将进一步提高农民从事冬枣产业的积极性,促进滨海新区冬枣产业的科技创新、精品生产、示范引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招商引资、安置就业功能的不断完善,增加附加值,提高冬枣产业科技含量和综合竞争力,对通过资本驱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使新区冬枣产业做大做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太平镇相关负责人指出。
着力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
为了将冬枣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太平镇为辖区内的滨海冬枣科技示范园区累计投资近9000余万元,完成枣园内的驿站、农家院、农耕广场等特色农业项目及耐盐植物基地建设。目前,太平镇特色冬枣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滨海皇家枣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国家级称号。该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配套设施,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带动了全镇农民增收。
此外,该镇还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新增绿色无公害设施农业1300亩。进一步擦亮滨海皇家枣园品牌,积极申报“中国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以皇家枣园为载体,以设施冬枣为示范,探索现代设施与冬枣种植相结合的新模式。以“物联网+”的模式带动冬枣产业在产、供、销及深加工项目等方面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崔庄冬枣知名度,构建太平镇1.3万亩冬枣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