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蔬菜合作社满了菜篮子鼓了钱袋子

  近日,李堡镇光明村的一个蔬菜大棚里,89岁的施美珍正弯着腰在田里种着小葱。施美珍说:“儿子不让我种,但是他们忙不过来,我有把劲,就帮着弄弄地。”

  该村农四路上,一辆满载蔬菜的运输车出发了,这些菜再有3个多小时车程,就会通过江桥等大型菜市场,进入上海人的菜篮子。光明村7000亩有机蔬菜质优价廉,成了上海市场的紧俏货。

  提起种植蔬菜,村民唐稳兰算了一笔账:“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可以复种丝瓜、大白菜、莴苣。按亩产丝瓜6000公斤,产值6000元;大白菜5000公斤,产值2000元;莴苣5000公斤,产值7000元计算,一亩收入1.5万元没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流转土地等形式,发展设施农业是富民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县大力实施“五大产业”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发展禽蛋、蚕桑、水产、蔬菜、优质稻米五大优势产业。继续推广规模种植和分户连片种植模式,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引入蔬菜组培苗和深加工项目,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蔬菜种植和供应基地。

  为确保菜农稳步增收,我县建立了蔬菜类合作社61家,成员13569个,农民每年可从蔬菜、瓜果种植业中获益近6亿元。今年1月至8月,比去年同期增收近亿元。

  设施农业的背后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半年,全县新开工千万元以上种养加项目52个,其中亿元项目14个,规模农业项目投入14.8亿元。实现村营收入1.2亿元,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