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桃形李打开大市场
连日来,在浙江嵊州市金庭镇灵鹅村的桃形李基地里,漫山遍野都是加施基肥、修枝整形、除草治虫的果农。提起今年的收成时,果农们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我的特大李卖到90元1箱,有36元1公斤!”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的韩岳中喜滋滋地说。据老韩介绍,自今年7月20日进入旺季以来,他每天要销售80来箱李子,500多棵李树总收入超过了10万元,每棵创收200多元。
金庭镇是王羲之安居晚年之地,是“羲之牌”桃形李的主产区。
金庭这个嵊州盆地的一个“热岛”,山坡地是麦饭石土壤,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1958年该镇华堂村人最先从奉化“三十六湾”村引进桃形李,那时仅在华堂、灵鹅、坎头等几个村少量种植,面积只有800多亩。到了1993年,金庭镇政府提出的“万亩桃形李基地规划”被列为嵊州市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当年冬季,被定为全市规模发展桃形李的专业村,李苗是根接繁殖的,砧木为毛桃根,接穗从早先的李园里剪取,头年就种下了340多亩,后来逐年增加。”灵鹅村老书记韩茂飞对当年开发桃形李的情景历历在目。
金庭镇的金庭、华堂、济渡、新合等10来个村在1994年兴起了全面开发桃形李基地的热潮。“后来,北漳镇、黄泽镇等地农民也纷纷加入开发桃形李的行列,眼下已远远超过了当年万亩桃形李的规模。”25年如一日致力于桃形李发展的嵊州市退休林技干部吕仁荣坦言。灵鹅村目前村上的荒山、缓坡、旱地几乎都种上了桃形李,已形成规模4000多亩。
“桃形李不得喷施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果……”今年7月的一天,嵊州市农林局水果专家吕绿营正在给果农们讲解无公害栽培知识。当天,羲之、观夏、康惠、神农等22家桃形李合作社负责人签订了承诺书,并表示在李子包装上都使用质量安全追溯码。据悉,1995年嵊州市金庭镇政府委托金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向工商部门注册“羲之牌”集体商标以来,桃形李的品牌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如今,每到桃形李上市季节,果农们都上山采摘桃形李,提竹篮的、挑箩筐的,还有开三轮车和汽车的;一辆辆从上虞、绍兴、萧山、杭州、上海等地赶来采购李子的汽车停在路边,果农的李子被客户们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