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武进区已有6万亩果园
当前正值地产水果旺季,记者从武进区农林局获悉,以水蜜桃、葡萄、梨为代表的“阳湖果品”,行销大江南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先看平均数:目前武进区果品栽培面积约6万亩,去年产果品4.7万吨,产值达3.9亿元。除去中间环节,果农的亩均收益近6000元,远远超出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收益。
再看大多数:除了几十家具备一定规模的果品合作社,大部分是“散户模式”。往往是村民在上班之余,或者是家中老人,在自留地上种植果树,虽不靠其营生,却是一块实打实的收入。
“把地产水果的新优势创出来,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树。”武进区农业局局长诸东海表示,林果经济虽然比重不大,但关系群众致富、关系生态绿色。2008年起,全区整合各方资源,统一注册了“阳湖”品牌,先后9次举办阳湖果品节,逐步打响品牌、提升附加值。
武进区农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顾海平告诉记者,上个月果品节期间,专门到北京开了推介会,现场销售火爆,北京中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果多美水果超市等均签下合作协议,加大阳湖果品的采购力度。
精准营销的背后是提档升级。今年“三大一实干”走访中,不少合作社负责人直言,要加强对“阳湖果品”品牌价值的挖掘,擦亮市场的通行证。区农业局组织的江浙沪地区20多家生鲜采购商实地考察后,也提出“标准化、品质化、规模化”的要求。有经销商表示,他们在全国有几百上千的门店,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品质的大批量供应。
拎好富民篮子,“阳湖果品”正展开拳脚??武进区明确,将用好“三块地”改革红利,引导适度规模的集约种植,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与郑州果品研究所等全面合作,引进新品种、推进精品化,提升林果板块的附加值。礼嘉镇科丰葡萄合作社负责人陆燕良说,镇里正推进“葡萄文化小镇”建设,打造商品化育苗中心、采后处理中心、高效栽培示范中心、休闲酒庄等,融休闲农业和旅游文化于一体,“社员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再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