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一水果店两年赚700多万却被警方抓了
说起水果店,大伙儿脑海中一定都是,小小的店面、朴实的老板和香甜的水果吧!
可是,海宁有一家水果店的老板,从2015年9月开业到今年7月,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竟然能赚700多万!
一个小小的水果店,怎么能赚这么多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利润售卖!
记者了解到,这家依路果香水果公司老板姓何,店铺规模并不大,但是在海宁、桐乡等地开了三家店,还有一个网上销售平台。
何某的水果店里除了卖水果,还卖果盒。成本80多元的果盒里装的大多是新疆出产的枣子、葡萄干等,市场零售价却高达330元。
所以,这么高的利润,就引起了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注意!前几天,海宁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检查了海宁市区的这家水果店。
这一查竟查出一个大案子!
海宁警方告诉记者,在他们检查过程中,发现店里好几本本子上都记载着许许多多会员的名字还有账号,甚至还有公司的一些奖励制度,发展会员的模式。所以他们初步认为何某等一群人可能涉嫌传销犯罪!
通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警方确认了这家公司涉嫌传销,涉及大额资金。并且,警方还惊讶地发现,仅咱们海宁,就有上千人已经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为了会员!
买卖水果怎么就成传销了?
发展下线
记者了解到,这两千多名会员除了自己买水果外,还能获得推广资格,可以拉拢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展他们成为自己的下线。
犯罪嫌疑人,也就是水果公司老板何某说,如果对方买的是330元的,那就赠送他普通编号,不享受推广资格。如果买的是990元的,那么他就能享受推广资格,如果推销成功,就能拿到营业额10%的提成,而且那个介绍人,团队里的上面的领导,他也能拿到5%。
也就是说,这么一级一级发展下去,第一级能拿15%,第二级能拿5%,第三级能拿5%,第四级还能拿10%。而何某,就是靠这么一级一级,去赚取中间高额的差价!
以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何某还说,公司会奖励销售业绩突出的团队,当团队销售业绩累计达到2万元、80万元、300万元时,就能获得董事、银董、金董的资格,累计给予当月营业额的4%、2%、2%的递进奖励。
形成层级网络
公司还会经常性组织聚会培训,平均一两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聚会培训,每月进行两三次的小规模培训,还会将培训班开到海外,并现场派发现金,以此吸引更多人成为下线,形成层级网络。
就这样,几十块的水果就被抬高到了几百块,而到这家店买水果的人,也已经不是为了吃水果了,发财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
以上情节均符合传销的三个特征
记者特意向警方了解了下传销的特征,发现何某经营的这个水果公司赚钱的手段,刚好符合传销的三个特征,也就是:
1、通过认购商品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资格。
2、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形成层级网络。
3、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目前,海宁警方已对何某等人员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