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花也能卖6元/公斤
7月,正是火龙果采摘的季节。贵州省关岭、罗甸、望谟等5个主产县12万亩火龙果陆续上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果农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甜在心里。
政府大力扶持,火龙果产业发展迅速
受6月大量雨水影响,今年贵州火龙果上市较晚。
7月初,在罗甸县五星村新中盛公司4000亩火龙果基地里,第一批果农将采摘好的火龙果分级放到箩筐里,运送到公司冷库,经由物流发往海南、广西等地。
罗甸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发展以火龙果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该县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火龙果产业发展的意见》,财政预算每年1000万元重点扶持火龙果产业;积极整合扶贫、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干部+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推进火龙果标准园建设。
2012年以来,该县连续五年获得中央现代农业精品水果项目、我省精品水果产业化扶贫项目等扶持,实施火龙果标准示范园建设2万余亩,形成龙坪至茂井、龙坪至红水河万亩火龙果生产示范带,打造林场、红水河、马草、罗苏、板庚和沟亭等10个千亩火龙果标准示范园,每年都以千亩的速度在发展。在多项政策的合力推动下,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6.29万亩,覆盖7个乡镇69个村,受益农民超过5万人。去年投产面积达2.6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
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火龙果维生素C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以预防便秘、增强抵抗力等,市场前景巨大。贵州火龙果品质上乘,一旦局面打开,未来不可估量。”在罗甸县落户的福建果商张大伟对贵州火龙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张大伟既是专门从事火龙果花茶、酵素生产的天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也是罗甸火龙果协会的副会长。罗甸火龙果协会会员包括参与火龙果种植与加工的企业以及种植大户等,共同协商对外贸易及加工问题。
“火龙果从全县各地采摘,按照等级分类后冷藏,如何出售和加工,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张大伟说,鲜果对于果子的品相、重量都有要求。等级达标的进行鲜销,等级不达标或者是卖相不好看,无法在市场上流通的,列为加工果,生产成副产品,提高附加值。
在张大伟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制作火龙果花茶。农户将火龙果花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卖给公司作为火龙果花茶的原料,将个头小的果实卖给公司作为火龙果酵素生产原料。
据介绍,去年公司共收购加工果数十吨,火龙果花500余吨,销售火龙果花茶20多吨。今年已收购火龙果花120多吨,果农增收126万元,预计全年将收购火龙果花2000吨,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与罗甸的深加工不同,贞丰县重点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已在白层、鲁容、鲁贡、沙坪发展火龙果种植9000余亩,挂果面积约4500亩,年产量6000?9000吨,产值约5000万元。
当下,全省着力开发火龙果下游产业的企业日渐增多,从鲜果售卖到电商物流再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既提高产业附加值又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