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葡萄熟了人欢笑

  从河北张家口涿鹿黄帝城景区出发5.5公里,记者来到燕王沟村东阁葡萄示范园。

  在浓密成萌的葡萄架前,村民李尚前忙完手中活计,点燃一锅旱烟,深吸了一口。“要是今年市场行情好的话,收益不成问题。”瞅着眼前的串串果实,老李面带微笑,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

  李尚前是燕王沟村的贫困户。2014年之前,他家靠种植玉米为生,每年仅有数千元收入。

  燕王沟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特别是葡萄种植,已有300年的历史,面积一度达1200多亩。但是,落后的种植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方式使该村葡萄产业效益逐年降低,燕王沟也被列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村。2014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535人,占全村人口的90%。

  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带领大家多次外出考察,决定对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4年底,由村党支部书记李东红牵头,注册资金50多万元,村里成立了东阁葡萄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317亩,实施示范园区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经贫困户同意,合作社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每户8000元一股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签订入股分红协议,保证在产业实现效益后每年以固定分红的形式为贫困户进行分红,确保贫困户年年受益、增收致富。

  李尚前也加入了合作社,年底还真分了红,这让贫困户们感觉,致富的路子选对了。

  “为了优化葡萄品质,我们还引进了省农科院的葡萄新品种惠农1号。该品种于每年五月底上市,比传统露天葡萄提前4个月,可实现错季高效,按平均每个大棚产量3000斤、每斤30元计算,除去成本投入,每个棚可实现利润7万元,比传统露天种植的葡萄效益增收10倍以上。仅此一项,我们每户可实现分红2200元,人均增收达到800元以上。”站在葡萄架下的李东红,掰着手指头算着“脱贫账”,再想着明年尝试种些草莓、火龙果,村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