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之乡的优势蝶变

  内黄县是名副其实的果蔬之乡,全县瓜菜种植面积将近3万亩,年产值超过30亿元。

  从地图上看内黄,京港澳、大广、范辉、南林四条高速公路呈“井”字排列,内黄就在其中。

  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碰撞出的火花已经成为激活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也是众多项目纷纷落户内黄县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原因,内黄果蔬城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走进位于内黄县产业集聚区的内黄果蔬城项目建设现场,除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吸引记者的还有展板上这样一句话——小商品看义乌,果蔬城看内黄。

  按照内黄县委、县政府要求,内黄县供销社成为该项目建设的对口服务单位,该县供销社工作人员李勤长负责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商贸物流项目极其重要,这里距离南林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足2公里,距离大广高速公路不足15公里,这是投资商扎根内黄的原因之一。”李勤长边走边说。

  截至目前,内黄果蔬城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基本完工,预计今年8月正式运营。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100亿元。“项目计划建设全国首家地下冷藏系统,面积达7.8万平方米,这样有利于商户储存反季节蔬菜,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李勤长自豪地说。

  当我们还在回味内黄果蔬城项目将会为内黄县带来怎样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当天第二个采访点——飞凰电动汽车项目施工现场到了。

  “在我们左手边的是成品库,右边是原材料仓库,北边依次是冲压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大门口是总装车间,项目建成后,生产电动汽车的全套工艺流程将在这里完成。”该项目项目经理赵君伟十分健谈,一边领着记者看施工现场,一边详细介绍项目情况。

  内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县,是什么优势吸引一家电动汽车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当记者询问赵君伟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目前,电动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内黄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这里投资环境优越。投资内黄,项目落户和建设很快就进入了快车道。”

  同行的内黄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邵伟补充道,如今,途径内黄县的晋豫鲁铁路通道已经贯通,他们计划建设一条连接晋豫鲁铁路通道和产业集聚区的铁路专用线,如此,内黄县的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

  在内黄县产业集聚区,看重内黄县交通优势和投资环境的除了投资15亿元的飞凰电动汽车项目,还有投资12亿元的绿叶电动汽车、投资13亿元的赛马电动汽车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中心型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内黄县将具备年产新能源电动汽车16万辆的生产规模,年产值60亿元,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将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优势蝶变实现了产业集聚,这一变化真实地反映在2014年内黄县产业集聚区各项经济指标上——全年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17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同比增长26%;现有企业96家,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7.3亿元。

  邵伟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内黄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适度有序发展陶瓷产业、扶持改造传统产业、谋划培育新兴产业总要求,突出项目建设,加强要素保障,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大提升、工业经济大发展。

  压题图片为正在建设的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一角。(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