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用匠心打造精品葡萄

  近日,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圆满落幕,“浦江葡萄”荣耀地完成G20杭州峰会两个批次的高品质供应,被用于招待世界各国的来宾,受到广泛好评。

  靠着品质口碑和品牌优势,浦江葡萄先后通过峰会组委会的土壤、环境等检测,最终在各地葡萄中脱颖而出,成为组委会认定的峰会唯一供应葡萄。

  从30年前第一批葡萄露天栽种品质不佳,到如今浦江葡萄成为“市场明星”,每公斤批发价最高超过其他浙产葡萄4元,这是浦江10多年来在栽培上的摸索、新技术上的推广和“企业唱戏、产品主导、政府推荐”模式的硕果。

  位于浦南街道宋溪村的浦江县靓松家庭农场是本次峰会的葡萄供应基地,基地主人陈青松已经种了10年葡萄,一开始露天种植,虽然管理成本较低、投入使用的时间快,但因雨水太多、病虫害多,葡萄品质受限,售价始终上不去。后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陈青松一次又一次尝试和突破,在82亩葡萄基地尝试钢架大棚种植,实行滴灌技术、物理无毒除虫、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行每亩1000~1500公斤的控制线增强葡萄品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所有这些努力使其葡萄品质和效益越来越好,赢得业界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近十几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奖励和效益示范下,浦江培育出一大批像陈青松一样的“葡萄工匠”。据统计,浦江在册登记的有146家葡萄专业合作社、235家家庭农场、1万多户种植户,以往“低小散”的家庭式经营在品牌向心力引导下,不断促成合力,实现浦江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将浦江葡萄推向了葡萄产业的潮头。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工匠打造,“小葡萄”已成为浦江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浦江5.3万亩葡萄栽培面积中设施化栽培率达98%,形成了巨峰、美人指等30多个优质葡萄品种,并拥抱互联网,发展葡萄采摘游,实现线上和线下共赢,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浦江,一起采摘葡萄、吃农家饭、赏农家景,体验别具一格的农家风情。截至目前,全县今年通过网上平台已销售葡萄25万公斤,预计比去年翻一番,其中大学生村官队伍借力网上平台已销售葡萄5万公斤,销售额达60多万元。预计今年全县可供优质鲜葡萄约9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王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