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县:核桃鼓起百姓“钱袋子”
初秋的成州大地,放眼望去,满目皆是茂密的核桃林,一串串成熟的核桃压弯了枝条……近年来,成县紧盯打造全国“规模化种植,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重点县的核桃产业发展目标,不断做强做大核桃产业,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县核桃名声在外,远销全国各地……也鼓起了百姓“钱袋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抢抓发展机遇,将核桃作为优势产业,如今,全县核桃栽植面积已达50万亩,遍布全县17个乡镇245个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成县陈院镇大垭村,不光山上是核桃林,在川坝地和农家的房前屋后也都是核桃树,有的比房高,有的直径比脸盆还要粗。丰收时节,硕果累累,无不诉说这个金秋的喜悦。
“这些年靠种植核桃,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正在利用核桃脱皮机脱皮的村党支部书记崔义明乐呵呵地说。大垭村目前有核桃树1800多亩,户均达10亩以上,今年核桃大丰收,村民人均核桃纯收入有望再提高。
多年来,成县把核桃种植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建立基地、扩大规模、综合管理、政策扶持、网上销售等措施,全县已栽植核桃50万亩,1100万株,核桃树的栽植实现了县域内适宜区全覆盖,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覆盖面最大、受益人口最多、最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林果产业,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成为山区群众摆脱贫困的“摇钱树”。
从1994年起,成县坚持栽植核桃,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核桃优良品种80个,建成良种采穗圃、品种科技示范园、丰产示范园达到1.5万多亩。自主选育的“陇南15号”和“755”两个核桃优良品种获得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09年成县委托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室对成县核桃的18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成县核桃富含氨基酸,比国家标准均高出百分之十至二十,被誉为富锌富硒产品。2001年,成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14年“成县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近年来,成县坚持以龙头带基地、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营销,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核桃产业化经营步伐,先后建成了陇东南最大的核桃产品交易中心,成立了核桃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核桃专业协会,建成了核桃初级加工企业,研发加工核桃仁等9个系列产品、核桃坚果6个系列产品,有力地提升了成县核桃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成县依托互联网优势,借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三年来,成县邀请全国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专家到成县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讲座和论坛,引导全县上下更新观念、拓宽眼界,在电子商务上寻求突破。
如今在成县,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店把核桃等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乡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开办网店905家,发展物流快递企业40家、电商企业22家,全县以核桃为主的农产品达30多类100多个品种,累计电子商务销售总额5.16亿;2016年销售1.02万元,其中线上3510万元,线下6659万元。(陈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