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安徽砀山岗坡地长出“仙桃”来

  “车上10吨桃子,是上海那边订的货,明天开始往南京发货。”7月12日下午,在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万亩桃园种植示范基地,果农李朝忠高兴地说。

  李朝忠原是安徽砀山果农,2013年来到天岗湖乡流转212亩地种植桃树。“今年桃子批发价4元1斤,超市零售6.8元1斤,一亩效益至少3000元。”虽是初产期,又红又大的桃子已挂满枝头,李朝忠喜不自禁。

  “真没想到,他们能在岗坡地上种出这么惹人欢喜的桃子来!”天岗湖乡副乡长马飞感叹,天岗湖乡地处泗洪县西南岗,土地贫瘠,田块落差大,农耕条件落后,农作物基本靠天种收,正常年景,一亩地小麦、玉米纯收入也不足千元。早在2002年秋,时任潘岗村党支部书记的马飞曾带领部分农民尝试种植桃树,都是千年红、红宝石、丽春等品种,但油桃个头小、采摘期集中在两周,价格上不去。

  2013年春季,乡党委书记颜峰带着农技站工作人员、村支书和部分农户前往安徽省考察学习,途经砀山,得知这里的油桃丰产期每亩纯收益最高可达16000元!他们邀请专家对天岗湖的土质进行了化验分析,得知这里非常适宜种植油桃、苹果等果品。

  “是否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把砀山果农引过来,推动我们桃树产业的发展?”听说砀山那边耕地少,难以满足果农规模生产扩张需求,该乡在县里支持下公开承诺:凡来天岗湖乡流转土地种植果树,每亩每年补助400元,连续补助3年。

  砀山果农喜出望外。率先吃“螃蟹”的周双喜投入200多万元流转1000多亩土地,刚过一个年头桃树即开花结果,亩收入近3000元。截至今年6月,砀山在天岗湖种植桃树的已有100余人,经营面积达12000余亩,占该乡种植桃树总面积的八成以上。

  砀山果农种桃,确实有一手。徐志领投入80多万元种植280亩“光战一号”油桃,今年初产期亩产已有3000多斤,最大单个桃重达0.6斤,由于品相佳、口感好,供不应求。“一般来说,桃树4年以后进入丰产期,亩均产量4000斤以上、亩收入突破万元没问题。”

  6月份以来,天岗湖万亩桃园内一派繁忙景象:水泥路上停放着一辆辆大货车,人们忙着采摘、运送、装车,空气中飘散着蜜桃香。乡长吴昌金介绍,砀山果农种植果品多年,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桃子尚未成熟就已经把订单攥在手里,有的来自北京物美、南京苏果等超市。

  “砀山果农善打时间差,这也是当地果农没想到的。”马飞说。“我们种植了不同品种的桃子,如油桃、白桃、黄桃等,从5月份上市持续到10月份,通过错时销售来降低市场风险。”徐志领娓娓道来,他们还栽培了200多亩大棚桃树,4月中旬就有桃子上市,批发价13元1斤,超市零售20元1斤。“千万别小看这时间差,常规时间上市是油桃价,提前上市那可是‘仙桃’价格哦!”

  砀山果农笑逐颜开,本地农民也受益匪浅。天岗湖乡王集居委会方萍家是低收入户,砀山果农落户后,40多岁的她修剪、打药、除草、采摘、装箱,每天干农活挣60多元,一年收入近两万。全乡在果园务工农民达2000多人,年增工资性收入近5000万元。赵马居委会农民杨清种植了20多亩老品种桃树,决定跟着更换新品种。天岗湖乡村两级还牵线搭桥,动员本地22户农民以土地、砀山果农以技术入股等方式种植股份桃,今年合作面积达到3000亩。

  目前,天岗湖乡桃树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两年后桃子总产量达3万多吨,年产值达1.4亿元。“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可经营主体一变,迅速带来品种选择、技术管理、经营理念、销售渠道、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嬗变,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启示!”颜峰感慨道。本报记者徐明泽(顾佩佩胡萌萌许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