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平望20亩航空育种蔬菜陆续上市
图为航空育种蔬菜基地里农户正在采摘。
眼下,正是黄瓜、长豇豆等蔬菜上市的季节。在江苏省平望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20亩航空育种蔬菜基地里,数十种其貌不扬的时令蔬菜正陆续长成。除了个头略大、味道地道,它们的“身份”也较特殊,它们都是航空育种蔬菜。
所谓航空育种,就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随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搭载上天的种子返回地面后经过几代筛选和试种,通过严格审核后正式推向市场。航空育种蔬菜的各项营养指标都要高于普通蔬菜,特别是部分微量元素的增加,让航空育种蔬菜的口感也优于一般蔬菜。
记者在平望种植基地了解到,目前,20亩航空育种蔬菜陆续上市,已经采摘的品种有黄瓜、长豇豆、辣椒和南瓜等。此外,番茄、茄子等多个品种也即将成熟。由于种植面积不大,已采摘的黄瓜等蔬菜只供应平望周边几家饭店。食客反映,这些菜“更加接近从前家里自己种的那种味道”。基地的工作人员也有类似感受:“辣椒的味道特别明显。现在很多菜场卖的辣椒要么一点不辣,要么光辣不甜。我们种的这种,比一般尖椒要大上一倍,味道是鲜辣的,采摘的时候就能闻到这个味道,特别下饭。”不过,让基地负责人苦恼的是,关于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很难向市场形容航空育种蔬菜与一般蔬菜的区别。“可能真的要等到大批量上市,完全交给市场去评判,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的优越性。”
航空育种蔬菜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其生长周期上。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他们第一次尝试种植航空育种蔬菜。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其生长情况给这些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南瓜,茎长出来就特别粗,结的果就更大了,据说最大的可以长到200斤。可惜的是去年错过了种植的最好季节,最后还没有充分长大就遇到寒潮。”“但是也有种类抗旱性能优越,记得去年11月份,还有樱桃番茄结果。这种情况,我们在一般的品种上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据了解,下一步,基地将加大大棚等设施建设的投入,明年航空育种蔬菜的种植面积有望达到80亩。届时吴江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都将有机会吃上去过太空的蔬菜。(孙跃勤徐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