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露地瓜果蔬菜育苗发展渐成规模
近日,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旗展旦召蔬菜育苗基地看到,棚内的各种秧苗长势喜人,一片青翠,绿意盎然。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技术人员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他们介绍说,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引导、全方位服务、科技培训等举措,露地蔬菜育苗渐成规模。他们对今年全市露地蔬菜育苗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育苗规模看,截至目前,全市露地瓜果蔬菜育苗总量达29155.14万株,其中达拉特旗22247.14万株,鄂托克前旗6300万株,其他旗区608万株,预计可供约56000亩露地瓜果蔬菜栽培用苗量。
从品种结构看,我市露地蔬菜育苗主要以辣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和花椰菜、甘蓝、芹菜等优质叶菜类为主,约占95%以上。露地西瓜嫁接育苗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开始小面积推广,嫁接育苗量约70万株,成活率90%。
从育苗设施及方式看,我市育苗设施主要以日光温室为主,约占育苗总量的85%以上,个别采用联动智能温室育苗,但所占比例较小。从育苗方式看,全市穴盘育9609.14万株,占育苗总量的33%,较2015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他仍以传统育苗方式为主。
从育苗主体看,我市瓜果露地蔬菜育苗逐步呈现出合作社或公司牵头,组织农户统一育苗的发展势头,今年,以达拉特旗金泰禾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弘王农业开发公司、金润源农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10家育苗合作社、企业共计完成育苗5057.66万株,占全市育苗总量的17.3%。散户育苗也正呈现出逐步规范的趋势,农户自行组织集中育苗或委托种植大户代为育苗等形式逐步得到推广。
当记者问到,目前,我市露地蔬菜育苗存在的问题时。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技术人员从三个方面给记者进行了剖析:一是育苗设施不完善,缺乏正规育苗中心建设。从我市近年育苗情况看,在露地瓜果蔬菜主产区,相对缺乏日光温室或大型智能连栋温室建设,企业、合作社投资乏力。同时,也缺少种子消毒、催芽、供热、补光等设施设备,影响正规化育苗中心建设。二是育苗技术相对落后,种苗质量得不到保障。在育苗方式上,大多数农户仍然以传统育苗方式为主,费工、费时、容易染病。而在育苗过程中普遍存在不注重品种来源和种子质量,不注意设施、种子、苗床、苗盘、基质等的消毒处理,缺少浸种、催芽、炼苗等环节,缺乏水、肥、光、温的精细化管理等,造成种苗不整齐、带病苗、弱苗等现象的发生。三是盲目引种,品种混杂现象严重。目前我市单个瓜果蔬菜作物种类品种较为混乱,除合作社、企业订单生产外,多数农户都是自我判断、自选自种,缺乏对种植品种的考察和定位。以辣椒为例,目前我市栽培辣椒品种约30个,部分品种并不适合我市栽培或不符合产地市场需要,容易造成减产、商品性差或者销售困难等问题。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农业部门该如何解决呢?有关人员给出的答案是:一是转变群众观念。进一步培育群众的科学精神,在群众中树立依靠科学,相信技术,尊重科学的思想。二是通过聘请专家做顾问,培养乡间“土专家”,大力实施绿色证书、科技、创业、远程教育等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引进、吸收、转化适用新科技,打造后发优势,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露地瓜果蔬菜育苗产业化。三是要以经营工业的理念发展瓜果蔬菜育苗,培育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化运作,推动基地建设、质量提升、市场拓展、效益增加,推进生产组织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育苗、品种布局零乱混杂、粗放耕作管理向现代的跨区域统一规划、规模化连片育苗、精细化科学管理转变。(鄂尔多斯日报)